第131章

    刚进六月, 镇上摆摊儿卖菌子的人还不太多,还有不少人担心是头茬菌子的,所以林樾和宋寻春才吆喝没几声, 就有好几个人过来问价了。

    因为菌子的数量不多,所以今天也没特意分开, 而是全部混在一起卖的,有贵的鸡油菌, 也有便宜的牛肝菌, 最后定的价钱是六文钱一斤。

    刚走没几步, 又迎面走过来一个问价的,“这位嫂子, 小哥儿, 你们这菌子是怎么卖的?确定不是头茬菌子吧?买回去要是吃出问题了, 我可是要找你们的。”

    宋寻春一时有些语塞, 不知道该怎么回这话,下意识看向了林樾。

    林樾十分淡定, 做生意嘛, 说这种话的可太多了, 别说现在是在卖菌子, 就是铺子里卖点心的时候也有这么说的,其中自然有确实担心吃出问题的人,但更多的是还是想砍价。

    林樾头一回遇到的时候还真被唬住了,就买了五文钱的点心还给人便宜了一文钱, 又送了个小馒头,结果那人尝到了甜头,每天都要来一回,一连来了三天, 林樾才反应过来,第四天那人再来的时候林樾就不肯便宜了。

    那人先是好声好气的饶价,后头就开始骂人了,林樾可不管那么多,要不是顾忌铺子里有客人,他恨不得痛骂回去,可惜有人看着,他还是有点在意名声的,担心影响铺子的生意,只能阴阳怪气回两句,就这样也把那人气得够呛,再也没敢来铺子。

    现在这种随口一句话的那简直就是小打小闹,林樾脸色都不带变一下的,笑着道:“这位大哥,您瞧,我们这菌子那都是挑的最常见的,咱们吃了几十年的那些,两筐菌子就没有一朵是不认识的,保管没问题,但这菌子又不像白菜萝卜,同样的菌子,换个人做可能就有问题,您一看就是常吃的,肯定也知道这个理儿。”

    “哈哈,确实,去年我家隔壁就是菌子没炒熟吃坏肚子了,要不是吃的少,估计就要没命了。”

    林樾:“是吧,我们村也有呢,火候没把握好,你说这炒菌子怎么能小火呢?”

    “哎哟,连这个经验都没有怎么敢吃菌子的。”

    林樾一脸赞同的点头,“谁知道呢,像大哥这种一看就是有经验的,肯定煎炒煮炸样样都会,今儿的菌子拿去煮汤正好,种类多,吃起来味道也丰富,价钱也不贵,一斤只要六文钱。”

    “那我可得瞧瞧。”这位大哥伸手往筐里探了探,不过他也没扒拉,菌子可是娇贵的东西,随手一扒拉可能就蔫巴了,所以买菌子的只要稍微讲究些都不会用力,他翻了个边,一打眼就看见了四五种,确实不少,“那给我来两斤,今晚就炖汤。”

    林樾立马点头,“得嘞,您稍等,我这就给您称。”

    宋寻春看林樾几句话就把这生意做成了,那人甚至连价都没讲,整个人都看愣了,直到林樾要拿秤才反应过来,急忙从筐里把秤拿出来称菌子。

    一直到那人买完走了,宋寻春才看着林樾感慨道:“樾哥儿,你真会说话,难怪你能做生意呢,我们村就没人比得上你的。”

    林樾不由笑了一声,才回道:“娘,这算什么,今天要是凌之在他肯定也行,等见得多了您肯定也行。”

    林樾又给她说了不少做生意的小窍门,比如怎么看来人想不想买,是更看重价钱还是味道,还有讨价还价的一些小话术,宋寻春听得一愣一愣的,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行不行了。

    “娘,你就放心吧,等会儿再来人的时候您就试试,您相信我,保管能行。”

    看林樾对她信心十足的样子,宋寻春也不好说自己不行,硬是鼓起勇气上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真的卖出去了,宋寻春收钱的时候都是恍惚的。

    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就更顺利了,今天本来菌子就不多,不过两个时辰就卖完了,中途甚至还回铺子吃了个饭,把杨梅汤也熬上了。

    今天的杨梅不多,而且是今年第一次做,林樾也没想着要卖,母子三人各来了一碗,林樾就寻了个阴凉的地方把桶放进去了,预备等会回去的时候送到祠堂去给沈淮之喝,还有他的学生,虽然分量不多,但一个人半杯还是有的,酸酸甜甜的杨梅汤,最适合小孩儿了。

    最近天气热,沈淮之虽然是在屋子里上课,但因为自身本来就火气旺,还是会热得冒汗,林樾之前在药铺买了些干的金银花给他泡水喝,既能清热,对嗓子也好,但味道肯定是比不上杨梅汤的,今天既然做了,怎么也要让他喝到才行。

    今天铺子里的生意也不错,立夏一过,点心做的也不是米糕这类蒸糕了,而是糯米凉卷,薄荷糕,红豆糯米凉糕这些,而且铺子里还上了凉粉,豌豆凉粉和荞凉粉是每天都有的,偶尔还会有米凉粉,再加上凉糕,米凉虾,各色饮子,每天都不够卖的,原本铺子里的三张桌子是经常坐不满的,大家买完点心就走了,现在每天都是坐满的不说,就连铺子外头也支了一张桌子,把之前林樾他们摆摊时买的大伞都用上了。

    沈正初原本是给他们送柴火来着,想着时候还早能送两趟,但最后也只送了一趟,就接上林樾几人回家了。

    沈凌之把刚才特意留出来的杨梅汤递了过去,“爹,喝杨梅汤吗?特意给你留的。”

    沈正初摇摇头,“你们喝吧,我不爱喝。”

    沈凌之可不信,这种天气喝一碗杨梅汤别提多舒服了,怎么可能不喜欢,“爹,你快喝,我们都喝过了,还有不少是预备等会送去给我哥的,你要是不喝就浪费了。”

    农家人哪听得了浪费这个词,沈正初果然没再拒绝,一边赶车一边喝,还没到临水村碗就见底了。

    到祠堂外那个路口,林樾就下车了,“爹,娘,你们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去就行。”

    沈凌之把桶给他递过去,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哥哥,你可以吗?这个有点重,还要拿竹筒,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林樾摇头,“不用竹筒,最近天热,他们都自己带着水壶竹筒来上课,你哥也带了,我直接把桶拎去就行。”

    “好吧,那我先回去磨面,今早煮凉粉的时候豌豆面不多了,趁现在还少多磨些。”沈凌之说。

    林樾想了想,回道:“荞麦面也不多了,等会儿我回去和你一起磨,还有糯米面也是,今天一并磨了吧。”

    “知道了,哥哥,你快去吧。”

    林樾拎着桶就去了祠堂,这会儿正是休息的时候,一群小孩儿在院子里玩儿,林樾推门进去把躲在门后的小孩儿吓了一跳。

    林樾急忙拉了他一把,“没吓着吧?怎么蹲在这儿啊?”

    “没有,小叔叔,你怎么来了?”这小孩儿是沈岩之的儿子小虎,两家关系不错,所以小虎一见林樾眼都亮了,也顾不上去玩儿,就围着林樾转圈。

    林樾眼都被他转花了,只能伸手按住他的肩,笑着道:“快别转了,去叫你的同窗们来喝杨梅汤,我去找你沈叔。”

    “好!我现在就去,老师在里面,小叔叔要我帮你拎吗?”

    林樾看着面前的小萝卜头,还没比桶高多少呢,就想着拎了,不由失笑道:“不用不用,快去吧。”

    沈淮之正在批作业,里头也有几个小孩儿跑来跑去的,笑闹声大得不行,沈淮之压根没注意到林樾什么时候进来的,等听到外头喊“师郎来了,还给我们送了好喝的杨梅汤!”他才发现林樾已经站到面前了。

    “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快过来坐。”沈淮之起身接过桶,又把林樾递过来的葫芦也放到了桌上,葫芦里装的也是杨梅汤,专门给沈淮之留的,桶里的就给学生喝。

    林樾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汗,才笑着到:“今年第一次做,就想给你尝尝。”

    两人还没说两句话呢,外头的小孩儿就冲进来了,虽然很迫不及待想喝了,但还是规规矩矩地给林樾和沈淮之行了礼,直到林樾点头,他们才拿上自己的小杯子过来,还非常自觉的排了队。

    林杨自告奋勇上来盛汤,喜获他哥白眼一个和沈哥夸夸一句。

    林樾上回过来想让林杨去吃饭,林杨愣是不肯,把林樾气得够呛,虽然最后还是去了,但林樾还是生气,已经好几天没给他好脸色了。

    沈淮之拉着林樾出去,眉眼带笑,“还生气呢?林杨这两天经常凑过来让我帮他说好话,别气了,他已经保证过了,下回你一叫他立马就去。”

    林樾哼了一声,“我才不叫他。”

    沈淮之脸上刻意带了懊恼,“可是我已经叫了,让他今晚让去家里吃饭,他都答应了,不然我现在去和他说让他别去了?”

    这下好了,沈淮之也获得了一个白眼。

    “你就帮他说话吧。”林樾最后还是没说不让去的话,抬手推了推沈淮之,“快进去吧,记得喝杨梅汤,过两天做杏子浆水,我记得你爱喝那个。”

    沈淮之点头,“我等会就喝,回家去保证喝完。”

    林樾摆摆手,交代了一句“记得把桶带回来。”就走了,今晚他掌勺,得琢磨一下做什么,不然再做两锅凉粉吧,自家吃一锅,另一锅让林杨带回去,往年在家的时候他都会做的,今年虽然不在,但也要让他爹娘吃上才行,另外再下个面条,做腊肠炒面,再烫一点儿小青菜吃正好。

    第132章

    伴随一场延绵不绝的雨, 秋天来了,田里的水稻挂满了穗子,叶子也由深绿变成了黄绿相间, 山地里的苞谷,豆子都很饱满, 南瓜更是一个比一个大,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的秋收提前找了人, 割稻子的时候甚至找了六七个, 没几天就割完了, 沈家人就忙着晒谷子,打谷子, 等沈淮之放秋收假的时候, 秋收都快结束了。

    原本填了菜地变得还算宽敞的小院, 再一次被填满了, 但这一次是被粮食填满的,墙角搭了草棚, 棚子下是两排架子, 上头挂着金黄的苞谷, 编成串的苞谷挂着慢慢晾干, 再磨成面,和麦麸、米糠一起喂猪喂牛。

    院子的竹席上是还尚未晾干的谷子,今天再翻晒一天就能收起来了,另一侧墙角则是放着一堆豆杆子, 豆子早就收到柜子里去了,这些豆杆就留着饲养牲畜,还有多的也能拿来烧火,不过今年家里有猪有牛, 鸡也比去年多,肯定是不会剩下什么的。

    家里大丰收,除了沈家人,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家的小牛了,食槽里一直有新鲜的谷草,虽然沈家人正忙着,喂水没那么勤,吃着有些干巴,但新鲜美味的谷草足以弥补这一缺点。

    圈里的小猪仔已经长大了许多,现在少说有几十斤,因为侍弄的好,猪圈里和小猪身上都是干干净净的,这会儿吃饱了正躺在圈门口晒太阳,只有尾巴一甩一甩的,察觉到有人经过的时候还会哼唧一声。

    小鸡就没有那么安静了,当然,严格来说已经是大公鸡和大母鸡了,咯咯咯的叫个没完,尤其是角落里正在下蛋的鸡,蹲得稳稳当当的,也不知道在叫唤什么。

    明明是生活了二十来年的地方,沈淮之却像是第一次来一样,从门口看到后院,时走时停,直到被灶房门口蹲着的沈凌之喊了一声才回过神。

    “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顺带翻一下谷子,今天晒得不行,我不想过去了。”

    沈淮之应了一声,弯腰拿起地上的竹耙子就开始翻谷,翻完还捡了一粒谷子,用手捻破外壳塞进了嘴里,今年的新米是太阳味的。

    翻完谷子的沈淮之把竹耙放到了墙角,转身看向沈凌之,边走边玩,“你哥哥呢?怎么蹲这儿,屋里那么多凳子也不坐。”

    沈凌之往灶房里示意了一下,回道:“刚忙完,我哥哥在煮杏子茶呢,哥你怎么才回来啊?”

    今天是私塾第一个年头的最后一天,原本是早上结课的,但今天几乎所有学生的长辈都来了,沈淮之刚下课就被围住了,有问下一年束脩会不会涨价的,有问明年开不开的,还有问六岁小孩私塾要不要的,等沈淮之一一答完,连午饭都错过了。

    今天的午饭是林樾送过去的,蒸的白面馒头,中间切开夹了辣椒炒肉和土豆丝,另外还有一壶热茶,原本想陪沈淮之一起吃的,但祠堂院子里全是人,林樾没好意思留下,送完饭就回来了,也不知道等沈淮之腾出空的时候,馒头都凉透了,这种小事儿,沈淮之自然也是不会说的。

    沈淮之进门的时候,林樾刚好看过来,眉眼弯弯,灿若朝霞,“回来啦?”

    沈淮之也跟着弯了眼,“回来了。”

    “坐着歇会儿,等爹娘回来就喝杏子茶,今年最后一锅了。”

    家里有一棵杏树,但每年结的果并不是很多,除了自家吃的,再送两篮子给邻居和沈奶奶就没了,今年也是如此,铺子里用的基本都是买的,村里种果树的不少,几乎都是盖房子那年就种下的,桃李杏梨都有,今年林樾买了不少,一半做的饮子和浆水,另一半做的点心,杏子糕和桃子桂花糕是卖的最好的两种。

    沈淮之两步走到林樾身边,问道:“要我帮忙吗?这会儿没什么事。”

    林樾迟疑了一下,熬个杏子茶而已,他都没让沈凌之帮忙,沈淮之自然也不用,但看他真的很想帮忙的样子,林樾还是道:“那你帮我看着火,别太大。”

    “好。”

    正丰收的时候,沈家今晚的晚饭也很丰盛,刚碾的新米蒸的米饭,今天特意用蒸的就是为了喝一碗米汤,丝滑浓稠的米汤,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还有香甜细腻的苞谷粑粑,种苞谷的时候特意晚了好多天才种的,现在正是鲜嫩的时候,苞谷磨成浆,加少许面粉拌匀,放到嫩绿的苞谷叶上直接上锅蒸,比包子馒头嫩好几倍。

    林樾还做了茴香炒鸡蛋,盐水毛豆,再加上去年的腊排骨,满满当当一桌子。

    今天吃饭吃的早,吃完饭一家人才去院子里收谷子,林樾和沈淮之在一边,沈正初夫妇在另一边,剩沈凌之一个人,没人给他撑着口袋,忙活半天才装了半袋子,干脆麻袋一扔,拎着个扫帚开始扫边角处的谷子,最后也扫了不少。

    一家人干活快,等谷子全收到柜子里了,太阳才落山,此时距离一家人睡觉的时候还早,沈正初吃了手里最后一把毛豆,抬头看向了沈淮之,“淮之,趁现在还早,我们去你奶奶家一趟。”

    这是要送粮食过去了,往年都是交了秋税后才送去的,但今年他们不用交税,现在送去也合适。

    “爹,就我们两个去吗?刚才柜子装不下还有两麻袋谷子在外头,就送那两包吧,还有豆子也送一袋,南瓜要送吗?”

    沈正初摇摇头,“送谷子就行了,再加一袋麦子,豆子樾哥儿他们铺子用的多,今年送点做菜的花豆过去就行,南瓜也不送了,等过年的时候看她缺什么再送一回。”

    父子俩说完就要走,被宋寻春拦住了,“这是急什么,去年就说要碾了米再送去,麦子也给娘磨好,免得送去了还要磨,多麻烦。”

    沈正初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还真是给忘了,前两天咱们刚碾了两袋米,面也有,那就先送那个过去。”

    林樾探出头,“爹,一样一半吧,米容易生虫,谷子要稍好些,等过年接奶奶来吃饭的时候再顺带把剩下的给碾了。”

    “还是樾哥儿想得周到。”

    原本只打算是沈家父子去的,最后出门的时候全家都跟上了,还把小推车也推上了,宋寻春手里还拿了个包裹,是给沈奶奶新做的棉衣,沈老爹自然也是有的,但塞的棉花就那样,原本都不想做,但为了不落人口舌宋寻春还是做了,到时候穿不穿就看他自己了。

    林樾突然还有点紧张,自从在沈老爹家吵过一架,他每次去都是避开他们只见沈奶奶的,后来开铺子忙得脱不开身,这几个月就去了一回,过年的时候本来想接沈奶奶来家里吃饭,但沈奶奶不肯来,只和沈云初见了一面就回去了。

    今天显然是全家都得见的,林樾眉头都皱起来了,应该不会再吵架吧?

    沈淮之捏了捏他的手,小声道:“放心吧,什么都不会发生的。”

    林樾茫然抬头,“啊?为什么?”

    “等会你就知道了。”

    两家隔得不远,眼看又要天黑了,沈正初一行人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很快就到了沈大伯家,院门半掩着,沈正初喊了一声“娘”就径自推开门进去了,看都没看院子里的沈德初一眼,直接去了沈奶奶的屋子。

    屋里沈奶奶正在洗碗,看他们进来高兴得不行,都顾不上擦手就要过来迎他们,沈凌之一个箭步就冲上去了,“奶奶,你快坐着,过来做什么?”

    沈奶奶笑呵呵的,“奶奶想我的乖孙啊。”

    林樾看他们说话,挽起袖子就进去洗碗了,沈淮之也跟着去了。

    沈老爹坐在角落里,看这一家子进来没人喊他本来就气得不行,这会儿沈淮之一个大男人还挽着袖子去洗碗了,他真是怎么看怎么生气,重重地哼了一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樾。

    林樾就知道刚才不应该相信沈淮之的,这哪像是没事的样子,看那瞪人的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打他了呢。

    沈淮之面无表情地看了回去,“爷爷,怎么这样看我,是哪里不满意吗?”

    沈老爹喘着粗气,嘴角嗫嚅了几下,还是没忍住,“你看看你这是什么样子,哪还有一个秀才的样子,你……”

    这句话最后还是没说出口,被匆匆进来的沈大伯打断了,沈德初笑容满面的进来,和之前那个趾高气昂上门的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爹你说什么呢?淮之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你可别乱说话。”说完慈爱地看着沈淮之,笑意更浓了三分,“淮之来了?怎么也不去大伯家坐,我和你伯娘都惦记你呢。”

    林樾:“……???”

    沈淮之倒是习以为常了,从过年到现在,沈大伯就是这幅样子了,偏变就变吧还不彻底,对他笑容满面,对他爹娘还是没个笑脸,沈淮之真是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多谢大伯惦记,不必了。”沈淮之说完扭头继续洗碗去了,看林樾呆呆的还伸手把他手里的碗也接过来了,等会儿摔了就不好了,容易伤到手。

    不得不说,沈德初在这方面还是令人佩服的,这会儿已经面不改色地和沈奶奶说话去了。

    沈正初冷眼看着,简直想发笑,他这个大哥一向是唯他爹命是从,怎么现在瞧着都要站他爹头上去了。

    “娘,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回去了,过两天得空再来看你。”

    沈奶奶看她二儿子这样,自然也知道他在想什么,“天快黑了,你们回去路上慢些走,秋收忙完了就歇两天,我看你们都瘦了,特别是樾哥儿和凌之,脸都尖了。”

    沈凌之其实没感觉自己变瘦了,但他奶说瘦,那就是瘦了,“我知道了,奶奶,我吃得可多了呢,你也要多吃点啊,等过两天来看你的时候我肯定就胖回去了。”

    林樾也跟着开口,“奶奶你放心,我们都好着呢,没两天就胖了。”

    沈奶奶还是笑,拍了拍他俩的手,“回去吧回去吧,再耽搁天就黑了。”

    沈正初一行人来得匆忙,走的时候更是利落,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出去的,一直到离开沈大伯家外的路口才慢下来。

    八月里白天还是很晒,但夜间的风已经带上了一丝凉意,实在很适合睡觉,一家子洗漱完就回屋了,虽然田地里的活计剩得不多了,但早点干完也能早点安心做其他事,可不能耽搁。

    秋收假的最后三天,沈淮之准备再去一趟府城,这天夜里,他就和林樾商量了。

    第133章

    读书是不能闭门造车的, 但沈淮之这一年都是自己学的,已经积攒了很多问题,趁现在有空闲, 他便想去一趟府学,寻个老师请教。

    府学并不限制老师在外面收学生, 只是府学一月也就三日假,老师们大多也没那个精力, 所以最普遍的是在放春耕秋收假这段时间, 学生可以带着课业上门请教, 因府学的老师都是举人,所以这上门请教要付的数修也是不低的。

    府学的束脩一年五两银子, 若是学识好, 前几名还会有补贴, 这些银钱都是由朝廷给的, 但假日里额外求学的费用就得全部自己出了,所以甚至有在外求学十日的束脩与府学一年的束脩相等的情况, 不过如果是府学的学生上门, 那束脩就是其他人的三分之一, 这些消息还是当时在府城的时候打听的。

    对于沈淮之读书这件事儿, 林樾一向是非常支持的,沈淮之特意强调的“束脩不低”,林樾压根儿就没在意。

    开年来这几个月,铺子里的生意有好有坏, 宴席也不是每个月都能接到,但总体来说还是赚的,林樾的目标已经从重新攒够五十两变成攒够一百两了,就算束脩稍贵些, 家里应该也能负担得起。

    “既然要去府城,那最好明儿一早就出发,赶着牛车去也得三个多时辰才能到,再耽搁一会儿,去到老师家里太阳都快落山了。”林樾说。

    沈淮之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要与我同去吗?”

    林樾:“嗯?我还想着是爹和你一起去,这样爹赶车你也能多休息会儿,我去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怎么会帮不上忙?”沈淮之摸了一下林樾的额头,接着道:“今天中午我已经问过爹了,家里还有点儿活计,爹腾不开手,而且爹对府城也不熟悉,我出去了,还担心他一个人在客栈会不会出事儿。”

    其实沈淮之自己一个人去也不是不行,只是那样就不能赶着自家的牛车去了,只要赶车,势必就得有一个人看着牛,一头牛十几两银子呢,这要是丢了可不得了。

    林樾有些犹豫,沈淮之一个人去他肯定是不放心的,但爹说的也有道理,良久,林樾才点头,“那成,我跟你去,娘要是得空让他和凌之一起看着铺子,免得凌之忙不过来。”

    为了忙秋收,铺子关了两天门,重新开张的时候肯定有一堆事儿,一个人估计够呛。

    两人商量完就去了灶房和沈家父母还有沈凌之说这事儿,孩子要出远门,宋寻春有些担心,但不去肯定不行,所以她也只是叮嘱道:“早晚吹风有些凉了,多带两件衣裳,明早我起来给你们做早饭,吃饱了再去,还有,府城地方大,你们住客栈的时候挑个好一点儿的,这样也安全……”

    宋寻春零零碎碎说了一堆,林樾和沈淮之也没有不耐烦,全都一一应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林樾和沈淮之就大包小包的赶着牛车出门了,东方既白,夫夫二人穿过了四方镇,随后是游江县城,过了县城,路边开始变得荒凉,没有人声,也看不到村庄,上回走这段路的时候,林樾心里就有点怕怕的,这回也是如此,只能催促沈淮之动作快些,一直到看见下一个河水环绕的村庄,沈淮之才勒紧缰绳,给小牛喂了食水。

    他们出门的早,路上又几乎没有停过,午时刚过,两人就来到了府城,按照商量好的,两人先去了上回住的悦来客栈,依旧是住的地字房,但现在并不是院试期间,也没有其他的考试,所以住一晚只要二十五文钱,比之前便宜了五文,因不知道第三天什么时候走,所以林樾定了两天半的,再加上找伙计看管牛车,一共花去了七十文。

    看管牛车的费用比上回还高些,是林樾特地选的,有一个伙计专门看着他们的车,中途还有换班,客栈的后院又是锁着的,他一天大半时间也是在客栈的,想来十拿九稳不会出问题了。

    店里的伙计把他们送到房间门口,殷勤的推开门,“二位请,客官若是有什么事儿只管招呼,饭食也可以送到房间来。”当然这是要额外付钱的。

    林樾笑着道“多谢,劳烦多送些热水上来,我们要梳洗。”

    “好嘞,您稍等,马上就送上来。”

    坐了大半天的牛车,沈淮之便是再急着出门也没法子,全身灰扑扑的,看着不庄重。

    早上出门前带了不少干粮,林樾和沈淮之也没有再叫饭食,就着热水把今早带的干粮吃了大半,而后两人就出门了。

    虽说沈淮之之前打听过,府学的老师可以在假期里收学生,但也仅是如此了,这老师究竟住哪儿?怎么收?收多少?这些都不清楚,还需得细细打听过才能上门。

    这间客栈距离学政考棚不远,距离府学也近,两人便直接去了府学,出乎意料,府学看门的老先生一听他们的来意,就滔滔不绝的说开了,“这位秀才公,你现在来真是来对了,最近几日,府学几位教授经义的老师都是许学生上门求教的,不过各位老师收的束脩略有差别,不知这位秀才是想寻哪位老师?”

    这是还能选的吗?毕竟府学的老师都是举人,在外头都得叫一声老爷呢,沈淮之有些惊讶,但随即还是开口:“多谢老丈,只是在下初来乍到,对诸位老师实在了解不多,因时间紧迫,所以更想寻一位擅长解惑的老师,不知找哪位老师更合适?”

    府学放假时有不少外地的秀才来上门求教,府学这位看门的老丈,也是有童生功名在身的,教授特地安排他在此,便是为了给诸位学子解惑。

    “说到解惑,那自然得是杨老夫子,杨老夫子在府学已有十数年,教出了不少举人老爷,而且杨老夫子德高望重,但凡学生上门,哪怕给的束脩低些也不会把学生拒之门外。”

    沈淮之又问道:“不知这束脩具体是多少?”

    “秀才公尽管放心的去,看日子长短,这束脩几百文到几两银子都是有的,他家就在对面的府学巷子,巷子里最大的那家,门头上挂着杨宅的那家就是。”

    沈淮之和林樾再次谢过,林樾还递了一包点心过去,今早新做的点心,仔细包了,拿来送人也不算失礼。

    离开府学门口,林樾便问道:“你要现在就去吗?”既是上门求学,他就不好跟着了。

    沈淮之点头,方才从客栈出来,他已经带上了书箱,这一年的课业也带了不少,趁现在还没到饭点,先去瞧瞧正好,万一不在也能请人代为转告,明早上门便不算唐突。

    这杨宅的位置果然显眼,两人进了巷子没走几步就瞧见了,他俩刚在杨宅门口站定,里头的门房就迎了出来,“敢问可是来寻我家先生求学的?”

    看这问话就知道最近来的学生不少,想来真是学识渊博之人,沈淮之应道:“正是,不知现在可方便上门?”

    那门房点点头,“我家老爷刚送出去一个学生,这会儿正闲着,您二位请进来吧。”

    话虽如此,但林樾还是没有进去,等沈淮之进门,他就转身离开了。

    刚才出来的时候,沈淮之身上装了十两银子,想来怎么都够了?好不容易来一次府城,他得先打探打探,府学附近的几个巷子哪里适合住人和做生意的,赁资多少,以免到时候来两眼一抓瞎,连个住所都找不到。

    沈淮之被门房迎了进去,一直送到正堂前方才离开,里头只有一个奉茶的侍女,请沈淮之坐下又上了茶,然后才开口询问此番来几日,可需住在杨宅等等,沈淮之一一答了,最后给了二两银子的束脩钱,这位侍女才带着沈淮之去侧屋寻杨夫子。

    这间屋子是杨夫子的书房,也是日常用来教授学生的地方,这会儿杨夫子正在写字,见他们进来,摆摆手便让侍女出去了。

    沈淮之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学生是游江县四方镇的沈淮之,去年侥幸得中秀才,因故无法在去年入府学,只能在家自学,今日为了求学冒昧打扰,还望杨夫子莫怪。”

    杨夫子已年过不惑,华发渐生,看着面容可亲,倒不像严格的夫子,反而像路边的老翁,沈淮之说完话,他便招呼人上前坐下,温和道:“既是求学,可带了功课?”

    沈淮之立马从书箱里拿出课业,双手递了过去,杨夫子没再多问,低头开始翻看沈淮之的课业。

    良久,杨夫子才抬起头,“学问还算扎实,不错。”夸了一句,随即便是考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何解?”①

    桌上自有纸笔,沈淮之思考片刻,便执笔书文。

    ……

    杨夫子当年也是苦出身,自然知道农家子求学不易,沈淮之既然上了门,他自当竭尽所能。

    等沈淮之走出杨宅时,已然日暮西斜了,他一抬眼便看见墙角蹲着的林樾,手里还举了个糖葫芦,沈淮之大步上前,搀了一把把林樾从地上拉起来,才问道:“怎么不在客栈里等?”

    “我才刚过来没多久呢,担心太晚了你一个人不安全。”林樾说完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一把塞到沈淮之手里,“快吃,还是热乎的,我买了一个饼,两个包子,你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回去再吃饭。”

    沈淮之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缓缓道:“你在外头我也担心,明天别过来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我一个人可以的。”

    第134章

    林樾一扭头, “哎呀,明天的事明天再说,我们快回去吧, 客栈外头有个卖豆腐脑的摊儿,我们现在回去还能吃一碗再上去。”

    两人往前走了几步, 林樾才想起来问,“对了, 你明早什么时候过来?”

    沈淮之回道:“老师让我卯正过来, 酉正归家。”

    “那我们今晚早些睡, 免得明天没精神。”林月说着说着还把手里的糖葫芦塞了一个到沈淮之嘴里,“好吃吗?我挑了好久才选了这个最大的。”

    沈淮之其实不大爱吃这东西, 但自家夫郎喂的就不一样了, “好吃, 你快些吃, 我吃一个就够了。”

    林樾其实是知道沈淮之不大爱吃的,所以喂了一个后就自己吃了, 这次买的糖葫芦还挺甜, 裹了不少糖浆, 山楂也是熟透了的, 林樾想着等回去就买些山楂放到铺子里,因为桂花山楂糕的方子卖出去了,所以他也不打算做点心,煮些山楂荷叶茶和山楂陈皮茶, 搭配凉粉吃正好,等山楂过季,凉粉凉糕这些也就不做了,天气转凉, 该上热乎点心了。

    客栈外挂着黄色幌子的小摊是只卖豆腐脑的,有淡的,甜口的,还有辣的,辣的豆腐脑里还能加肉,加一份肉三文钱,林樾和沈淮之吃的都是素的,入口即化的豆腐,搭配酥黄豆,油辣椒,葱花香菜酱油等调味,甚至还有咸菜萝卜丁,用小木勺拌匀,一口下去,香辣爽滑,佐以拂面而来的秋风,难得的惬意。

    这一碗豆腐脑就是夫夫二人的晚饭了,再加上中午没吃完的干粮正好能吃饱,而后林樾去了一趟后院,小牛被照料的很好,这会正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食槽里还有刚换的清水,林樾谢过伙计,就噔噔噔地上楼了。

    府城不像村里,日暮鼓声起,各处坊市,包括城门都关闭了,宵禁并不是完全禁止外出,而是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坊内活动,不过客栈所在的这个坊大多是做生意的,所以这会儿外头已经没什么人了,也不像在村里偶尔还能听到一声狗吠,林樾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实在无聊,还是披着衣裳睡觉去了。

    沈淮之还在看书,今天向老师请教了不少问题,有的当场就弄明白了,但有的还是一知半解,趁现在还记得老师怎么讲的,得抓紧弄明白。

    客栈里提供的是蜡烛,两根蜡烛燃尽,沈淮之才起身,看着不知何时睡熟了的林樾,他也不由打了个哈欠,轻手轻脚地掀开被子躺了上去,等身上暖和了才侧过身子抱着林樾一起睡了。

    次日清晨,林樾起的要早些,等林樾洗漱完又下楼买了吃食,沈淮之才醒,看林樾在桌边站着,沈淮之一边穿衣服一边走了过去,“怎么不多睡会儿,现在天都还没亮。”

    林樾侧开身,露出了桌上的吃食,而后抬手推了沈淮之一把,催促道:“快些去洗漱,等会儿水该凉了,等会儿把你送去我就回来接着睡。”

    沈淮之不想林樾那么累,但又有那么一点想让林樾陪他,一时说不出拒绝的话,直到洗漱完坐下了,沈淮之才开口道:“那你等会儿回来就睡,晚上也不许去接我了,巷口有家卖鱼汤粉的,等我回来给你带。”

    沈淮之再三说了不许他去,林樾也没再坚持,不去就不去吧,昨日打听了住处,但并不够详尽,今天还得再去转转,除了这个,府城的点心铺他也是要去看看的,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顺利把铺子开起来。

    于是,林樾点头应了,又开口道:“再买一个羊肉汤面,就在他家旁边,我记得你爱吃那个,旁边还有一家卖肉饼的,也买一个,不然你吃不饱。”

    “好,我都记下了。”

    时候不早,吃过早饭,夫夫二人就匆匆出了门,直奔学府巷子,杨宅的门房还是一样热情,宅子里的夫子已然备好了一堆课业,杨夫子昨夜也是月入中天才歇下的,书桌上整整一摞的笔记,都是给沈淮之答疑解惑的,还有沈淮之薄弱的地方他也做了批注,沈淮之过得十分充实,日常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温书和写功课。

    时间转瞬即逝,这天未时末,沈淮之辞别了杨夫子,和林樾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回是林樾赶的车,他不太熟练,幸好家里的牛很乖,走的稳稳当当的,沈淮之还在埋头看书,除了中途林樾给他喂了一口水外,沈淮之一直没动过,直到一个时辰后,他才抬起头,把书和杨夫子给的笔记都收到了书箱里。

    “换我来吧,你靠着我睡会儿,等你睡醒我们就到了。”沈淮之的声音低低的,还藏着一丝歉意,今天他耽搁了一会儿,到家都该深夜了,林樾还得跟着他接着吃干粮。

    林樾低头撞了一下沈淮之的肩膀,“你不累吗?你先闭着眼睛养养神,等过了这段路不好走的时候你再赶车,干粮在你右手边,记得吃,我刚刚已经吃过了。”

    说完林樾又强调了一句,“昨天我听你的了,今天得听我的,快过来靠着睡。”

    沈淮之说不过他,只能低声应了,枕着林樾的大腿,不过片刻就进入了梦乡。

    两刻钟后,沈淮之准时醒了,左手接过缰绳,右手给林樾按腿,轻言细语,“好了,快些睡。”

    林樾原本不困的,沈淮之一直催他睡觉,愣是给他催困了,揉了揉脸就靠着沈淮之的肩膀睡了。

    林樾再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也不知道怎么睡的,他这会儿整个人都窝到了沈淮之的怀里,身上还盖着一件棉衣。

    刚睡醒的林樾还有些迷糊,说话也是黏黏糊糊的,“我们快到了吗?换我来赶车吧,你睡会儿,明早你还得去私塾呢。”

    夜色深重,沈淮之也少了顾虑,抬手把林樾往怀里塞了塞,凑在他耳边小声道:“快到了,估计还有一刻钟,这会儿风大,你别起来,再眯一会儿就到了。”

    他的声音太低,手还抚着林樾的后背,林樾脑袋一沉,又睡着了,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家门口才被沈淮之叫醒。

    沈家灶房里还亮着火光,宋寻春听到动静就迎出来了,“老天保佑,你们可算回来了,快进屋,灶上饭菜还温着,热水也烧好了,你们洗洗赶紧去睡。”

    “知道了,娘,很晚了,你先去睡,我们也马上睡了。”沈淮之说完就牵着牛进去了,又把牛车卸了下来,小牛赶到圈里喂了食水,此时灶房里的林樾已经把饭菜端上桌了。

    宋寻春还要去铺子帮忙,看他们俩吃上饭了,又给他们倒了两杯热水就回屋了。

    侧屋里倒头就睡的夫夫二人堪堪睡了三个时辰不到就起来了,两个人都困得不行,一对视就开始打哈欠,林樾原本想笑都没力气了,最后是用冷水洗了脸才好些。

    今天是私塾开门的日子,上一年的十八个学生今天会来多少还是未知数,有没有新学生也是未知数,沈淮之也是有些紧张的。

    为了给沈淮之打下手,林樾今天也没去铺子,收拾了东西就跟着沈淮之去了祠堂。

    在放秋收假前,沈淮之特意说了今日辰正私塾才开门,他俩特意早来半个时辰就是为了先做准备,比如洒扫屋子什么的,没想到祠堂门外已经站了一堆人,都是带着孩子的妇人夫郎,有的瞧着是一家人都来了,把祠堂外那条路站的满满当当的。

    他俩一过来就被发现了,“沈夫子来了,沈夫子来了,林夫郎也来了。”

    林樾有些意外,怎么还有看他的,等仔细一听,他也明白过来了,原来是谢谢他的点心和饮子,林樾笑着摆摆手,拿上钥匙就穿过人群去开门了,沈淮之则留在原地招呼众人。

    “沈夫子,今年招学生还是一两银子的束脩吗?”问话这人瞧着眼生,应该是其他村子的,而且是新来的。

    沈淮之清了清嗓子,把放假前和学生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束脩,上课内容,时间,假期等,等基本情况都说明了,沈淮之又道:“这私塾今年便是最后一年了,时间短暂,一年的时候在下实在无法保证能让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还望诸位三思。”

    今日来的人大多也是知道这事儿的,但也有几个没打听全的,这会儿突然知道就有些犹豫,不过看等的人多,他们也没走,只是退后了几步,站在角落里听。

    紧跟着开口的是临水村的人,按辈分沈淮之应该叫三堂哥,不过一般都是直接叫三哥的,“淮之,三哥跟你说实话,也不盼着家里这皮猴子学成什么样,只要能像小虎那样就足够了,能写几个字,买个果子能自己算账,甚至还能帮着家里卖菜,比起去年那简直是大变样。”

    沈岩之夫妇今天也是来了的,听到人夸自家小子,腰杆子都直了几分,沈岩之更是笑道:“三哥,你看还是得听我的吧,去年我就劝你你不肯来,现在看我家崽子眼馋了?”

    沈原之给了他一拳,“去你的吧,去年那是我不想来吗?那不是家里不宽裕嘛,再说了,我家那小子一天天上房揭瓦的样儿,我倒是想送,那我也得敢啊。”

    沈岩之哈哈大笑,“那现在又敢了?”

    “这不是看小虎子懂事了嘛。”

    小虎从他娘背后探出头,脆生生地道:“三伯,我之前也没有上房揭瓦。”

    沈原之面子挂不住,同样的孩子,就他家那个管不住,最后伸手呼噜了两下小虎的头,摇头笑了,“是啊,你比你哥可乖多了。”

    第135章

    小虎骄傲极了, 哎呀,没办法,现在夸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三伯, 大哥来读书也会变听话的。”

    沈原之不是很相信,但面上还是笑着道:“那你帮三伯看着他, 他要是捣蛋你就告诉你伯娘,让你伯娘收拾他。”

    “爹, 你胡说, 我才不会捣蛋, 我娘说我最听话了,叔叔你别听我爹乱说。”沈山青气鼓鼓地冲过来, 一脸不服地看着他爹。

    没等沈淮之说话, 沈原之就一把按住了他儿子的头, “别叫我爹, 你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沈少青双手叉腰,“都怪你给我起小名叫石头。”

    沈原之:“……”早知道当时起什么小名啊, 直接找淮之起大名叫着算了。

    说起来这几年村里不少孩子的名字都是沈淮之起的, 尤其是姓沈的这一支, 好不容易出个读书人, 怎么能不请他给孩子起个名字呢?

    沈淮之十几岁就开始给他的子侄起名字,还有些同辈的,刚开始还游刃有余,他也非常愿意帮忙, 这两年就不行了,起名起的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偏因为考中了秀才,上门的越发多了。

    按字辈来说, 沈正初那一辈是“初”,沈淮之这一辈是“之”,大多是放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上,不过也有放中间的,再下一辈是“少”,像小虎也是有大名的,叫沈少寅,不过村里几乎都是叫小名的,差不多要等成婚了才会叫大名,甚至长辈会一直叫小名,除非像沈淮之他们这样一出生就请人起了大名的。

    父子俩在这没吵吵两句呢,沈原之的夫郎就来了,说话轻声细语的,一看就是个惯孩子的,小石头怎么长成这样的几乎不言而喻了。

    “好了,不许闹了,你叔叔还忙呢,和小老虎去一边玩儿吧,等会小爹爹叫你就过来听到了吗?”

    “好,小爹爹,我们可以去里面玩吗?”

    “去问你叔叔。”

    沈少青跑过来的时候还带起了一阵风,“淮叔,我们可以进去玩吗?我想找小叔叔玩。”虽然调皮了一点,但还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沈淮之摸了摸他的头,“进去玩儿吧,你小叔叔带了点心,要吃自己去拿。”

    “好耶!”,沈少青扭头招呼小虎,两人又拉上了其他几个村里的小孩儿,欢呼雀跃地跑进去了。

    这边沈淮之也招呼众人进去了,等在学生读书的地方坐下,新一年的招收学生就开始了。

    最开始的是去年已经来过一次的学生,不过今年只来了十一个,有七个学生不再来了,其中两人还特地来过沈家,说是家里不宽裕,又再三谢过沈淮之才离开的,剩下的也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只能缺席了。

    学生上前拜过老师和师郎,随后家长把束脩递给林樾,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最后一个学生,他娘支支吾吾半天,才说道:“沈夫子,家里今年收成不好,您看能不能少收点束脩,我家孩子聪明,不读书可惜了。”

    这话其实没什么毛病,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不适合在这里说,但凡是提前去沈家说了,就算不能免束脩,沈家前几天还在招工,夫妇俩在沈家做几天活也有几百文钱,至少能赚一半的束脩钱,再加上家里的积蓄,就算不够,沈淮之再减一些,他们再凑一点也就够了。

    但现在当着这么多人说了,沈淮之压根没法开口答应,这一家少收了,那其他家呢?原本束脩收的就不多,去年的束脩钱就比抄书多一些,现在再全部减了,沈淮之还不如回家吃自己算了。

    “这位嫂子,实在对不住,若是您暂时不宽裕,可以推后几日再给,年前都成。”

    那妇人嗫嚅着说不出话,反倒是她男人,明明低着头,声音也低,但说出来的话却那么却那么的理直气壮,“沈夫子,您行行好,您看您一年收那么多学生,肯定不缺这点儿钱,就当做好事了,我们一定记得你的大恩大德……”

    沈淮之瞬间看向了那个局促不安的孩子,他是个好孩子,不是最聪明的,那每一次课业都认真完成了,即使有的时候没有纸笔,他也能把布置的内容背熟,大着胆子来找沈淮之,“夫子,我可以背诵吗?我背熟了这次的功课就不抄了可以吗?”

    “赵大哥,您可能是喝多了吧,这说话都糊涂了。”沈淮之直接起身过去拉他,“这边有空屋子,您过去醒醒酒吧,这个事儿一会再说。”

    但男子的语速实在太快,沈淮之反应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没拦住他,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大半。

    沈岩之也过来了,和沈淮之一起把赵家一家三口送了出去,“我说这位老大哥,怎么说胡话呢,走走走,咱们去商量商量,谁都会有银钱不趁手的时候,怎么能这么说呢。”

    等他们出去了,林樾才重新挂上一张笑脸,诚恳道:“可能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希望大家伙儿理解理解,大家都有孩子在私塾,今日实在对不住了,我们夫夫在这里拜托大家,不说别的,就为了那个孩子,今日这事儿请别传出去。”

    林樾还和他们保证了各家的束脩绝对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这样就给他们便宜点甚至免费。

    说完又看向那群小孩儿,声音极其柔和,“可以帮师郎这个忙吗?也帮一帮你们的小伙伴,别在他面前说这事儿,就当是我们的小秘密可以吗?”

    小虎率先开口,“师郎,你放心吧,我们记住了。”

    小石头,也就是沈少青,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道:“小叔叔,我们知道那个伯伯是喝醉了说胡话,说的话都是假的,我爹喝醉的时候也会这样的。”

    沈原之:“……”真是他的好大儿,他家这条件喝得起几回酒,不就前两天秋收高兴喝了一顿嘛,倒是让他惦记上了。

    但他也跟着开口了,“樾哥儿,放心吧,我们都不是那等嘴碎的。”

    “嗐,谁家都有这种时候,小娃儿可怜啊,你们放心就是,我们都不会说的,也会管好孩子。”

    林樾又再次谢过他们,才招呼孩子们去一边吃点心,又给大人们也盛了梨汤,一时之间,屋子里只有吃喝的声音了,就算个别极其好奇的也没再多问什么。

    看屋子里平静下来了,林樾也悄悄出去了,比起他,学生肯定更愿意听老师的话,赵家那一家三口也还等着解决呢。

    赵闻出去的时候被沈淮之安排到了祠堂的那棵树下坐着,沈淮之还给他布置了个功课,让他背课文,等会儿出来就要问他,小少年一时之间进不了状态,半天没背出来一句,被沈淮之盯了两眼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背了,老师抽背的时候最吓人了。

    对面的空屋子里,赵松头都抬不起来,看这唯唯诺诺的样子,谁能想到他方才说得出那种话呢?沈淮之和沈岩之你一言我一语,不管赵松心里怎么想的,总归嘴上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林樾进来的时候看见的正是他们朝沈淮之道歉的场景,林樾看都没看他们一眼,径直去了沈淮之身边,三人商量了两句,林樾才抬头直直地看过去,声音沉得快滴水了,“这束脩已经是附近收的最低的了,您二位若是知道别的更便宜的地方,您请就是,我们也不会拦着,只是这什么话不该在孩子面前说,还望你们心里有数。”

    看林樾态度强硬,沈淮之也面无表情的样儿,赵松这种欺软怕硬的性子,更是不敢再说什么了。

    一直到他们坐立不安,额头甚至冒冷汗的时候,沈淮之才冷冷道:“为了我学生,今日我也给你们拿个主意,秋收一过,马上就是粗耕地的时候,你们来我家做活,夫妇一天一百一十文,能干几天就看你们自己了,若是偷奸耍滑,银钱一分没有,这学生我也当没缘分了,你们以后就不必再来了。”

    赵松毕竟不是那种从小当流氓,没脸没皮的人,之前是打量沈淮之是读书人,面嫩,所以大着胆子想占便宜,这会儿发现和他想的不一样,瞬间就软了骨头,嘴里千恩万谢的。

    他媳妇周娟丽更是,原本就是被她男人逼着开口的,这会儿有了法子,还是她和儿子都不会抬不起头的法子,更是连声保证,一定尽心尽力的干,比干自家的还要认真。

    林樾和沈淮之都不想再听他们的保证,让他们在这等着,等其他学生登记造册了再说,随后沈淮之和沈岩之就回了屋子,林樾也出去陪那个孩子了,今天这种事儿,如果不能开解这孩子,估计得记一辈子,那还是个小萝卜头呢,林樾于心不忍。

    最后确定要入学的新学生包括赵闻有十二个,加上原本的十一个学生,一共二十三个学生,比去年还多些,幸好当时打桌椅的时候打了十二套,今年刚好够用。

    该交的束脩交了,该交代的也交代了,像学生要备上的书袋或是书箱,还有笔墨纸砚这些,沈淮之都和众人再说了一遍,包括银钱不趁手买不了纸笔的时候怎么办都说得清清楚楚,等一切结束,已然是午时了。

    “今天诸位先回去吧,明儿一早再送孩子过来,早上行了拜师礼就直接上课,诸位记得让孩子把午饭带上,若是要回家吃的也记得来接孩子,等孩子熟悉了路再让他们一个人走。”

    把今儿来的学生和家长都送出祠堂,沈淮之和林樾再次去了对面的屋子,再三强调后把赵松一家也送了出去,今日他们交了五百文的束脩,剩下的就用工钱来抵了。

    第136章

    事情结束后, 林樾和沈淮之都有些精疲力尽了,简直比去干一早上农活还要累,尤其是赵松一家的事, 不算大恶,但就是让人心里膈应。

    土里刨食的人, 赚钱都是一文两文赚的,连一个瘪了的谷子都舍不得丢, 一年一两银子的束脩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像赵松这种试图将压力转嫁到夫子身上的也着实不多。

    沈淮之背着竹筐, 手上还拎着篮子,走到四下无人处, 他才偏过头问林樾, “赵闻那孩子还好吧?”

    林樾心里复杂极了, 既厌恶赵松那人, 又心疼赵闻那孩子,林樾方才出去看赵闻的时候, 赵闻还惦记着沈淮之布置的课业呢, 他还给林樾背了一遍, 说是自己已经背熟了。

    最后林樾要走的时候, 他还给林樾道歉,说他不知道他爹会说那种话,是他爹做了错事,让他们不要生气, 如果束脩钱不够他就不来读书了,让他们别管他爹。

    林樾真是恨不得去给赵松两下,哪怕真的有这种占便宜的想法,也偷摸找个没人的时候来不行吗?大庭广众之下, 他倒是脸皮厚不碍事了,孩子的尊严往哪里放?

    “不大好,但那孩子明事理,人也坚韧,你后面多注意些,小孩儿容易口无遮拦,别戳他伤疤。”

    倒不是不能提起,但很多时候小孩子是没法控制自己的语气的,单纯的好奇真的问出来可能也会带着嘲笑的意味,这个时候就只能靠沈淮之这位老师了。

    “我会注意的,放心吧。”沈淮之虽然才当了一年的夫子,但怎么引导孩子还是有一手的。

    “对了,爹娘和林杨他们是不是快过来了?”

    林杨今天也是要来私塾的,不过林樾提前交代过,让他们中午再过来,刚好能在家里吃顿饭。

    “应该快了,我们快些,我回去做饭。”

    两人到家的时候灶房顶已经冒起炊烟了,今天宋寻春和沈凌之都不在家,就沈正初一个人在,估计是在烧水。

    院门开着,两人径直去了灶房,林樾一抬头就看见他娘和弟弟坐着喝茶,他爹和沈正初围着灶台转,已然是在炒菜了。

    “娘,你们过来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呀。”

    周问兰起身上前,“刚到呢,你们还顺利吗?”

    沈淮之点点头,“娘,挺顺利的,今年学生还更多些,明天就开始上课了。”

    林樾愣了一下,也跟着点头了,“确实挺顺利的,娘,你先坐着,我们收一下东西。”

    “林杨,过来帮忙。”

    林杨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踏实了,“我来了我来了,要帮忙干什么?”

    林樾使唤人那简直熟练得不得了,“先把筐里的东西拿出来分开,肉递给你沈哥挂去屋子里,桂圆莲子还有红枣分开放筐里,我等会来收拾,芹菜抱去灶房,喏,就那个墙角。”

    “得嘞,放心吧您就。”

    林樾满意了,摸了摸林杨的头,“乖,等会给你炖冰糖莲子汤和桂圆红枣糕吃。”

    沈淮之就看着林樾笑,“好了,别逗他了,就这一点我马上就收完了,不是要炖汤嘛,快去吧。”

    林樾扬起脖子轻哼了一声,林杨立马叛变了,“沈哥,放着我来!”

    沈淮之哭笑不得,只能任他们去了。

    林樾原本想去做饭的,但灶台前的两位爹都不让他上手,他转了半天连锅铲都没摸到。

    其实在林樾之前,周问兰就已经试图上手了,然而喝了一盅酒的林沈二人,越说越上头,硬要给她们露一手,两个人人高马大的往那一戳,周问兰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连被她叫过去的林杨都没捞着一个烧火的活计。

    算了,他爹,还有沈爹,虽然手艺都不咋地吧,但也是能吃的。

    林樾甩了甩手,溜达去院子里帮林杨的忙了。

    今天的束脩收了二十两三钱银子,束修礼要多些,竹篮竹筐都满满当当的,这回送的肉是鲜肉多些,所以林樾下午也去不了铺子了,最近天还热着,今天就得把肉腌上,不然容易坏。

    不多时,沈正初和林远就把饭菜端上桌了,虽然没什么卖相,但分量大,种类多,也是十分丰盛的。

    “吃饭了!”

    “来了,来了。”

    吃过饭,碗筷是沈淮之和林杨哥俩收拾的,林樾端着洗好的莲子桂圆做点心去了,周问兰就在一旁给他打下手。

    还未出嫁的时候,林樾也是去镇上卖过点心的,不过那个时候年纪小,胆子也要小些,每次做的都不多,还得林杨和他一起去才行。

    现在莫说去镇上,就是去县城,林樾都敢一个人去了,还有点心,以前只做一篮子,现在能做百八十篮,听着林樾自夸的话,周问兰又是欣慰又是心酸,偏也不能说让他别干了这种话,最后只是道:“别逼着自己,日子能过就行,知道了吗?”

    “娘,我不会累着自己的,倒是你,今天好不容易歇一天,快去坐着和我爹他们喝茶去,就那么一点儿点心,我马上就能做好,不用你帮忙。”

    周问兰这会儿语气温柔的不像话,“娘就不能是想你了想和你待会儿吗?”

    林樾还能说什么呢?在他娘身上腻歪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做点心。

    这边锅盖刚盖上呢,门外宋寻春两人就紧赶慢赶的回来了。

    沈正初看母子俩气喘吁吁的样儿,连忙起身迎上去了,“怎么不等我去接你们?背上这是背的什么?怎么这么重?”

    宋寻春可算缓过劲儿来了,“原想着能赶上呢,还是过了饭点了,亲家母她们还在吧?”

    林远扬声应道:“在呢在呢,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等嫂子吃顿饭啊。”

    宋寻春这才放下心,“对不住了,把你们晾在家里,原想着接凌之回来,但去的有些晚了,凌之点心都蒸上了,只能先卖了再回。”

    林远摆摆手,“嫂子这是什么话,我们常来常往的,也不差这一会儿,再说了,大哥这不是在家呢,而且这点心做好了要是不卖那不是亏了吗?”

    一直到进了灶房,宋寻春才掀开竹筐上的麻布袋,“遇到个卖梨子的,便宜极了,汁水又多,吃起来又甜,我们就全买了,等会儿给亲家他们带一半回去,还有两根羊骨头,咱们也在家喝一回羊肉汤。”

    沈凌之也把他背上的竹筐放下了,“林叔,婶娘,这是我做的点心,不过没有我哥哥做的好吃,你们尝尝,还有两包香糖果子,是给你们和林杨弟弟的。”

    周问兰擦着手过来,“这怎么好意思,可不能这样破费,也不是外人。”

    宋寻春坚持要给,周问兰坚持不要,僵持不下之际,林樾锅里的点心熟了。

    一个眼神,沈淮之就麻利地上前端锅,开盖,装盘,咻地一下就上桌了,“娘,咱们先吃这个热乎的,那个等会儿再说。”

    说完还不算,他搁下点心就上去搀扶了,面对自己的儿婿,周问兰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顺着力道坐下来,两家人午饭还在嗓子眼儿呢,就开始吃点心了。

    这回林杨的束脩原本也是要给的,周问兰钱都掏出来了,一愣神,沈正初几人也掏出了红包,说是要给林杨祝贺他读书的。

    林杨:“……?”有点突然了。

    周问兰“……咱们先吃点心吧,等会儿再说。”

    林樾掩着唇偷笑,要不是沈淮之撑着他都快溜到桌下去了。

    沈淮之也是厉害,右手还扶着林樾呢,左手一眨眼的功夫就把红包塞林杨怀里了,还能抽空小声来一句,“这是你哥的意思,你这会儿要是掏出来,他保管能气一旬。”

    林杨刚哄好他哥也就是一旬的事儿,已经伸到怀里的手进进出出,最后还是没拿出来,得到了他哥一个满意的眨眨眼。

    林樾也绕过宋寻春给沈凌之塞了一个,都是弟弟,怎么能一个有一个没有呢。

    两家人“唇枪舌战”的吃了点心和晚饭,沈正初赶着牛车送他们回家,东西自然也带上了,因为林樾跟着上了车,沈淮之原本也想去的,但林樾一挥手就把他抛下了,家里的牛还小呢,可坐不了那么多人。

    沈淮之心酸地看着他们远去,被牛车掀起的灰尘扑了脸,最后决定明天上课的时候第一个提问林杨,放假也要好好读书才是,他又是夫子又是哥夫,督促弟弟学习再合适不过了。

    可惜在牛车上吃果子的林杨并不知道这回事儿,不然明天他可能就不来了。

    牛车摇摇晃晃,这忙碌奔波的一天终于接近了尾声。

    翌日,沈淮之出门的时候,赵松夫妇已经等在门口了,手上还拿着自家的农具。

    沈淮之面色稍霁,不过语气依然冷淡,“无需你们的农具,进去吧,我爹在院子里等你们了。”说完就径直走了。

    沈正初昨晚就知道这个事儿了,这会看着他们夫妇也是面沉如水,“家里活计没多少,你们好好干。”

    “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力。”

    好在,赵松虽然有些劣根性,但对他儿子还是算不错的,尤其是周娟丽,干的更是卖力,他们做了五日的活计,一共得了五百五十文钱,刨去五百文补交私塾的,还剩多了五十文,最后他们归家的时候,林樾还给他们装了两包点心。

    “带回去给孩子吃。”

    这一番波折过后,私塾重新归于平静,只有朗朗的读书声萦绕在祠堂周围,声音越来越大,读的书越来越多,懵懂无知踏入私塾的孩童,已然变成一个知礼识字的小少年。

    第137章

    随着学堂里读书声变化的是屋外的四季, 起初只是夜晚霜落,早晚添衣,林樾和沈凌之在铺子里忙活的时候还会汗湿衣赏, 而后一阵深夜寒风,冬天轰隆隆地来了。

    今年的冬天沈家人过得比去年还要暖和, 柴火自然是不缺的,身上的棉衣是可以拆下来换洗的, 还有厚实的棉鞋与棉袜, 这个沈淮之最多, 私塾的窗开的大,而且人在里边一天不怎么动弹, 沈淮之火力再旺也扛不住, 林樾就给他做了很多厚实的袜子, 搭配棉鞋, 穿起来十分暖和。

    另外还有耳暖,手套, 帽子, 一整套穿戴下来, 整个人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无论是寒风还是飘雪都不碍事。

    最冷那几日,学堂里还支起了火盆,一烧就是一整天,有带了饭来的中午还能热一热, 不像之前只能吃凉饼子。

    凌冽的寒风一吹就吹到了过年还未停歇,今年的年,沈家空无一人,腊月三十那日, 沈正初赶着牛车拉着全家人一起去了林家,吃过午饭,林樾和沈淮之留下过年,沈家一家三口又回了临水村,拉上沈奶奶去了沈云初家里过年。

    原本是没有这个计划的,一家人按部就班的腌肉腌菜买年货,在廿九这日,一家人围着炉子烤火,起初还在商量年夜饭吃什么,沈凌之最小,所以他最先开口,“哥哥,猪头还做卤的吧,那个好吃。”

    林樾一脸“你放心”的表情,“昨天就买好香料了,这回有经验了,做的应该比去年的好吃。”

    而后是林樾,“今年的鱼做酸菜鱼吧,去年腌的酸菜还没吃完,我今天收拾屋子的时候拎出来尝了尝,味道正好。”原本他是想吃酸菜红豆汤的,但这个菜一般不在过年吃,所以林樾就没提。

    沈淮之没什么特别偏爱的菜,但说好了全家都要说一个菜的,所以他想了许久才开口,“炸面团吧,用糯米粉,那个要更软些。”糯米团子是在和面的时候就加糖的,炸出来除了油香味,还有一丝甜意,最适合现炸现吃,酥酥脆脆的。

    沈正初和宋寻春一个说的麦饭,一个说的鸡蛋抱豆腐。

    定好饭菜,就是商量什么时候去接沈云初一家回来过年,说着说着一家人就决定兵分两路,各自过年了。

    随后他们就把猪头给炖上了,三十一早供奉过祖先,林樾就开始做卤猪头,宋寻春带着沈淮之哥俩收拾年货,把能分的东西一分为二。

    沈正初去说服沈奶奶去了,去年没一起过年,沈云初虽然没说什么,但还是有些失落的,也怪他没准备好,这回怎么说也要把自家老娘带上。

    两个时辰之后,一家人就出发了。

    周问兰和沈云初看着突然出现在门前的人,都是一脸欣喜,尤其是沈云初,要不是孩子也在,他都要哭了。

    一直到初一晚上,沈家一行人才回到自己家里,当晚吃的是乳糖圆子,也就是汤圆,庆祝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健康康的又过了一年。

    “今年肯定会更好的。”林樾说。

    年节的喜气淡去,一家人重新忙碌起来,沈家夫妇在田地里忙活,沈淮之在私塾,林樾和沈凌之在铺子,田地里日益见长的庄稼,学堂里认字越来越多,算账越来越快的学生,甜香坊络绎不绝的客人,都见证了他们的劳作。

    冬藏春耕,夏耘秋收,暮冬飘雪,春日草木,初夏蝉鸣,晚秋粮仓,农家人的一年四季好像是重复的,就连身边人也不曾变过,唯有一茬又一茬的庄稼,日益浓长的情谊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又是一年秋,七月十九这日,沈家一家五口都起了个大早,半个时辰后,里屋外院都比过年那天还要干净整洁,一家五口也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原来今天是方家下聘的日子。

    宋寻春房前屋后的转,尤其是沈凌之的屋子,一早上不知道去了多少趟。

    前脚才说,“离成婚还早呢,今儿只是送聘礼过来,别紧张。”

    后脚就成了,“怎么就要嫁人了呢,娘真是舍不得。”

    沈凌之和林樾原本还在说些有的没的打发时间,愣是被宋寻春弄得坐立不安,两人对视了一眼,拉着宋寻春好一通安慰。

    再之后,沈淮之就进来了,“娘,他们快到村口了。”

    话音刚落,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响起来了,方家已经到了。

    “今日七月十九,四方镇方家特来送聘,聘礼为……方家欲替独子方新觉礼聘沈家凌之为夫郎,还望应允。”

    沈家夫妇端坐堂前,点头应允之后,沈淮之施施而行,走至院外,告知方家。

    而后,媒人的贺喜声和听到响动出来看热闹的村人的说话声交织在了一起,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绑着红布的聘礼堆满了沈凌之的屋子,因日子已经提前定了,所以送聘的人在堂屋略喝了些茶水就告辞离开了。

    沈淮之和林樾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口才折返,地上还有放爆竹留下的红纸,林樾抿了抿唇,“等会儿来打扫一下吧。”

    沈淮之应了一声,又摸了摸他的头,“怎么瞧着不高兴?”

    不说还好,一说林樾嘴都瘪了,“凌之真的要嫁人了啊?我好舍不得他。”

    林樾出嫁前有不少小伙伴,嫁人后就只有逢年过节回娘家的时候能见上一面,就这还不是每次都能见到人,因为他的小伙伴也嫁人了。

    嫁过来后,陪伴林樾最多的不是沈淮之这个夫君,而是沈凌之这个弟弟,现在突然要分开,林樾哪里受得了。

    林樾和沈凌之只相处了两年都舍不得,沈淮之就更不用说了,只是他性格要内敛些,这会儿瞧着倒是还好。

    良久,沈淮之才道:“你忘了吗?最初九月我们就得去府城了,就算凌之今年还在家,你们也是要分开的。”

    这话听起来不像是安慰,林樾掀起眼皮瞪了他一眼,“那怎么一样?以后凌之的家就是方家而不是这儿了,就像我一样。”

    说完两个人都沉默了,沈家屋子里,沈正初夫妇也没个笑,和他们当初去林家下聘的时候简直天差地别。

    但不管沈家人如何舍不得,婚期还是越来越近了。

    沈凌之的嫁妆去年就备齐了,今年又陆陆续续添了一些,掌勺的也是六月就请了,八月里,沈正初夫妇和几个招来做工的紧赶慢赶完成了秋收,而后就一心一意准备沈凌之的婚事。

    几尺红布一针一线缝制成了嫁衣,团扇是林樾做的,他针线活不算很好,一把小小的扇子做了好几天才做好。

    八月中旬,甜香坊挂上了打烊的木牌,廿二这日,私塾里的学生放了三日假,廿三傍晚,村里来帮忙的人已经坐在了沈家的院子。

    “真是没想到,凌之也要嫁人了啊!”

    “可不是,瞧着还小小一个呢。”

    “听说夫家是镇上的,家里还有铺子呢。”

    “是吗?那真是不错,配我们凌之正好。”

    宋寻春和沈正初就算再舍不得沈凌之出嫁,脸上也是带着笑的,“劳烦你们过来帮忙了,大家吃好喝好。”

    “二哥二嫂,你们就放心吧,保管给你们干的妥妥当当的。”

    临水村和榆水村离得近,出嫁的流程也基本一样,哥儿出嫁前一夜,长辈是要传授夫夫敦伦之事的,林樾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差事会落到自己头上,看着面前眨巴着眼的沈凌之,林樾脑子里回响着宋寻春的嘱托。

    “樾哥儿,这事儿就拜托你了,娘实在是……”

    林樾扯了扯嘴角,僵硬地和沈凌之打了个招呼。

    第138章

    沈凌之看林樾一只脚在屋内, 一只脚在屋外,倚着门半天没动弹,不由起身走到近前, 疑惑道:“哥哥,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不进来?”

    林樾摆摆手, 深吸了一口气,“你, 我……算了, 你先坐会儿, 我等会儿再进来找你。”说完一个转身就出去了,动作灵活的不得了。

    没走两步就迎面撞上宋寻春, 宋寻春难得语速飞快, “樾哥儿, 娘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你一个人不行。”

    林樾猛猛点头,是啊是啊, 这个他真的不行, 还是放他去灶房吧, 灶房还有好多事儿要干呢。

    “还是娘和你一起去吧!”

    林樾:“……?”屋里只有他和沈凌之他都张不开口, 现在再多一个,那不是更说不出来了吗?

    眼看宋寻春要拉他进去了,林樾急忙道:“娘,您看这样, 您先去,我在这儿等,等您出来,要是哪个忘记说了我再进去补充, 保管能行。”

    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宋寻春拍了拍林樾的手,坚定道:“那娘先进去了。”

    林樾长舒了一口,不是,半口气,沈淮之不知道什么时候忙完的,手上还滴着水就过来了,“怎么一直在这儿站着?吃饭的时候没看见你,吃饱了吗?”

    其实是沈淮之没吃饱,刚吃了一半就有人找他,等他忙完回来席面都撤了。

    林樾点头,“吃饱了,灶房里还有饭,菜不剩什么了,不过还有骨头汤,你要是没吃饱我去给你热热。”

    “不用,现在还不饿,倒是灶上水快烧开了,你要是忙完了就回屋,等会儿我拎水进来。”

    林樾艰难地摇摇头,虽然想,但是不能去,“你先洗,我等会就来。”说完林樾就把沈淮之推走了,“快去快去,你洗完了我就来。”

    沈淮之刚走,宋寻春就低着头从沈凌之屋子里出来了,拉着林樾一阵耳语。

    林樾步伐沉重地进去了,折腾了半天,还是没逃过。

    沈凌之盘着腿坐在床上,整张脸都是红的,看见林樾进来红得更厉害了。

    林樾故作镇定地坐过去,“凌之,夫夫之间的敦伦之事是人之常情,你不用太害羞,习惯了就好,而且……”

    林樾面无表情地说了一盏茶,说完还一本正经地问沈凌之,“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沈凌之面红耳赤,头都没敢抬,只是连连摆手,“没有了没有了,哥哥你快去睡吧。”

    林樾推门出去了,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月上中天,一家人才忙完各种琐事回屋睡下,林樾总感觉自己才闭眼就爬起来了,幸好他今早的差事就是陪着沈凌之,还能抽空打个盹儿。

    夫夫俩换了衣裳,为了撑场面,林樾还把两个银镯子都戴上了,挽发的也是银发簪,正是沈淮之年后给他买的那个,林樾最近最喜欢用的就是那个。

    林樾收拾好就去了沈凌之屋里,看他杵着下巴打瞌睡,不由道:“怎么起这么早?我还想着来叫你呢。”

    沈凌之哼唧了一声,“我睡不着,哥哥,你嫁给我哥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林樾挨着他坐了,缓缓道:“那天太困了,就记得天还没亮我就被我娘拽起来了。”

    沈凌之:“哥哥你不紧张吗?”

    “紧张啊,紧张得睡不着觉,所以早上才起不来。”

    两人说了会儿话,屋外的人声越来越大了,林樾站起身,摸了摸沈凌之的头,小声道:“估摸着是梳妆的全福人来了,我出去瞧瞧。”

    果然,宋寻春带着特意请的全福太太进来了,是来帮沈凌之绞面梳妆的,后头跟着的几人林樾都还算熟悉,比如沈岩之的媳妇和沈原之的夫郎,还有两个沈凌之的小伙伴,也是常见的,一群人说说笑笑地进来,塞满了沈凌之的屋子。

    今儿来的这位全福人也不是外人,正是沈芳林,一屋子都是亲戚,沈凌之紧张的情绪都淡了,直到开始绞面,沈凌之眼瞪得老大,这也太疼了吧,刚开始还能忍着,没两下就开始倒吸凉气了。

    “姑姑,这也太疼了吧!”沈凌之说话都在哆嗦了。

    沈芳林手上动作不停,“快了快了,乖啊,再忍一下,马上就弄完了。”

    林樾拿着鸡蛋进来的时候还没绞完,看着那个动作林樾都脸疼,现在回想出嫁那天,他第一个想起来的不是别的,就是绞面,疼的脸都发麻。

    等沈芳林动作一停,林樾立马拿鸡蛋在沈凌之脸上滚了好几圈,不然等会整张脸都是红的。

    再之后就是梳头了,以沈芳林为主,宋寻春在一边打下手,林樾也没闲着,拿起面脂就往沈凌之脸上涂,今天他负责梳妆,林樾紧张得不行,就怕弄得不好看。

    不知过了多久,沈凌之才听到一声天籁,“好了,现在换上嫁衣就可以了。”

    “凌之今天真好看!”

    “好了好了,我们先出去,等凌之换好衣裳再进来。”

    沈凌之的嫁衣是他自己做的,但上面的纹样是请绣娘绣的,十分精致,鞋面也用的红布,之后在外头再裹一层布就能日常穿了。

    不多时,沈凌之就换好了衣裳鞋袜,手上四个一两重的银镯子,戴着都坠手,两个是林樾夫夫打的,两个是宋寻春预备的,发簪倒是要轻巧的多,不过数量也不少,另外还有一个葫芦样式的银坠子。

    “哥哥,我换好了。”

    “来了。”林樾应了一声就推门进去了,这回人更多了,还有不少小孩儿,都是来看新夫郎的。

    小虎是来沈家来的最多的,这会儿胆子也最大,围着沈凌之转着圈地看,“凌之叔叔,你真好看,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

    沈岩之的媳妇宋茹云以手扶额,这夸的什么啊,前两天还说自己考试得了第六名,其实是假的吧。

    沈凌之还挺高兴的,给小虎和几个小孩都抓了糖吃。

    不多时,她们就准备出去了,像沈岩之的媳妇宋茹云和沈原之的夫郎乐辰,她们作为子侄辈是得去帮忙做饭的,方才进来的时候来掌勺的大厨就忙活上了,他们也不能再多耽搁。

    “凌之,我们得去帮忙了。”宋茹云说。

    沈凌之点点头,“嫂子,你们快去吧,没事的。”

    他俩走的时候顺带把自家的小崽子也拎走了,最后一串小孩儿全跑出去了。

    宋寻春得去招待客人,交代了几句话也才起身跟着去外头了,屋里只剩下林樾并沈凌之的两个小伙伴。

    林樾便也没多留,“你们说会儿话,我等会再进来,安之,你们等会儿要不就在屋里吃,这里也是要摆一桌的。”

    “哥哥,你也来陪我们吃饭吗?”沈凌之问。

    沈安之就是沈凌之的小伙伴之一,也是沈凌之的堂弟,这会儿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林樾一说他就答应了,“林哥,那等会儿要端菜的时候我们再去帮忙。”

    “我也来,娘要是有空也会来的,放心吧。”林樾说完又看向沈安之,笑道:“你们安心坐着吧,桌上有点心和糖,自己拿了吃,别客气,饭菜等会儿让你们堂哥送进来。”

    林樾出去的时候就在院子里看见了林杨,“怎么一个人在这儿,爹娘呢?”

    林杨:“在那边和沈哥说话呢,哥你吃糖吗?刚刚伯娘给我的。”

    林樾从怀里又掏了一个给他,“你吃吧,等会儿我可能忙不过来,你和爹娘一起坐啊。”

    “哥,我和沈少阳他们约好了一起坐的,还有沈少青他们几个。”沈少阳也是沈淮之的学生兼侄子,不过年岁要大些,今年应该是十五了,沈少青他们几个都才八九岁。

    林樾:“我还想着你们年纪差得有些大玩不到一起呢,那行,随你自己,有事就找你沈哥。”林樾说完就走了,他今早也挺忙的。

    巳时末,村口响起了爆竹声,还有锣鼓声,吹吹打打的十分热闹,方家迎亲的人到了。

    林杨跟着沈少阳他们一起去了村口,小虎和小石头几个也在,还有些四五岁的小萝卜头,跑的比他们还要快。

    “新郎来了,新郎来了,新郎来接新夫郎了!”

    方新觉今日穿了一身长袍,看着很有几分气势,像打了胜战的大公鸡,脸上的笑就没停过,看见临水村的小孩儿出来,他连忙抬手拍了一下身侧的人,“表哥,糖呢?不是说要给小孩子们发糖吗?”

    柳天宇不想说话,等着吃糖的小孩儿还没急呢,新郎官倒是急上了,“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不是在掏了嘛。”

    才进村口就给了糖,小孩儿们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就要给他们带路,“哥哥,你们从这边走。”

    方新觉点头,“那我们快些走。”他真的有点急,恨不得现在就到沈家去。

    沈家院子里,沈岩之几人已经在准备上菜了,院子里除了特意给迎亲的留出来的两张桌子,其他全坐满了,因沈家院子坐不下,还有一部分安排到隔壁沈芳林家去了。

    林樾端着饭盆,跟着沈淮之一起进了沈凌之的屋子,等饭菜上桌,沈淮之才道:“你们先吃,有事儿就叫我。”

    沈凌之点点头,“哥,你快去吃饭吧,不用管我们。”

    沈淮之看着身着嫁衣的沈凌之,眼睛有些发酸,他的弟弟是真的要出嫁了啊。

    今天的席面也是找的时大厨,要不是林樾和沈淮之去的早,再加上给的钱多,差点还请不到,除了必备的八宝饭,还有清蒸鱼,炖鸡,梅菜扣肉,红烧排骨,各色素菜和一碟子点心,点心是林樾自己做的,上头还点缀了几个果脯。

    林樾给他们盛了饭,刚吃了一口就听到外头又响起了爆竹声,他偏过头看沈凌之,笑道:“迎亲的到门口了,不过估计一时半会儿进不来。”

    沈凌之自然也是知道小孩儿堵门的习俗的,没忍住从窗口瞧了一眼,虽然什么都没看到,但听到了门口小孩的笑声以及媒婆的说话声。

    “喜结良缘姻缘成,珠联璧合恩爱长,喜气洋洋迎亲来,盼您欢欢喜喜开院门!”

    媒婆话音刚落,队伍里敲锣打鼓的都更起劲了,热闹极了,柳天宇带着几个堂亲表兄给堵门的小孩儿发糖,他们还带了不少果脯和香糖果子,还有红纸包着的铜钱,一文两文的虽然不多,但一撒就是一大把,堵门的小孩儿让开了不说,连围观的村人都让开了。

    各种吉利话就没停过,这个说“百年好合”,那个说“早生贵子”,还有夸新郎一表人才,新夫郎才貌双全,夫夫般配的,笑闹声传出了几里地。

    沈凌之听着有些害羞,也顾不上说话了,一门心思埋头吃饭。

    很快,吉时到了,方新觉总算搁下了手里的碗,刚吃完就有人偷摸来添一勺,一扭头就有一勺肉进了碗里,也就是他饭量不算小,不然今天得吃到扶墙。

    屋子里桌子早就撤出去了,林樾和几个哥夫嫂子堵着门口,这个问“成亲后谁管钱?”那个说“夸一夸新夫郎,夸满意了才让进。”

    方新觉自信满满,“钱都给夫郎,日常夫郎做主。”“夫郎品貌才情样样好,浑身上下就没有不好的……”一边夸还一边给喜钱,来帮忙的柳天宇几人愣是没派上用场。

    终于,房门开了,方新觉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床上的沈凌之,眼睛亮晶晶的,真好看,方新觉都看痴了。

    新夫郎出门有兄弟背的,也有新郎背的,沈家就是沈淮之背,沈淮之小时候背得多,但那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他半蹲下身,对着身后的沈凌之道:“上来吧,哥背你出门。”

    沈凌之看了一眼对面的沈正初夫妇,宋寻春眼眶泛红,一看就是哭过了,这会儿捏着个帕子,直直地看着即将出嫁的孩子,强忍着才没哭出声,林樾在旁边也是……

    沈凌之趴到自家哥哥背上的瞬间,眼泪也掉下来了,落在衣裳上,烫的沈淮之生疼。

    “乖,不怕,哥在呢,我们在家等你回来。”踏出房门的时候,沈淮之眨了下眼,把眼里的泪逼回去了。

    方新觉利落地给沈家夫妇磕了个头,保证道:“爹,娘,你们放心,我和凌之会好好过日子的,我会待他好的。”说完才跟着沈淮之一起出去了。

    不过几步路的距离,沈淮之走了许久,把沈凌之放上花轿的刹那,他的泪再也忍不住了,轿帘落下,沈淮之才抬手抹了一把泪,看着方新觉,一字一顿道:“好好待他,你要是对凌之不好,我就把他接回来。”

    方新觉郑重地点了点头,“哥,我会的。”

    而后,一声“起轿”,沈凌之出嫁了,花轿摇摇晃晃,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和爆竹,一步一步离开了临水村。

    沈凌之泪流满面,耳边没有锣鼓声,只有他娘的哭声和他哥的那句“别怕”。

    渐渐地,临水村听不到锣鼓声了,林樾和宋寻春哭作一团,沈正初父子安慰了许久都没见效,只能各自扶了一个回屋,院子里来帮忙的已经在收拾碗筷了,暂时也不用她们做什么。

    沈淮之揉了揉林樾的头,“别哭了,眼睛都肿了,明天你不是就要去铺子了,说不准明天就能见上,再过两天凌之就回门了。”

    林樾还是想哭,伤心程度和他自己出嫁那天简直不相上下,“你出去吧,我,我缓一下就好,还有客人在院子里呢。”

    沈家这边客人开始离开时,迎亲的人已经到了方家,方新觉背着沈凌之往家走,小声道:“明天下午我们就可以出门了,我陪你去甜香坊。”

    沈凌之点点头,也跟着小声道:“谢谢。”

    方家父母坐在堂屋里,等着新婚的夫夫拜堂。

    第139章

    沈凌之成婚的第二天, 林樾和宋寻春就去了铺子,一是为了做生意,再一个就是为了等沈凌之, 虽然三天就回门了,但他们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也不知道凌之一个人有没有好好吃饭。

    沈淮之虽然也想来,但私塾还有一堆事儿, 这两年过得实在太快, 现在私塾要关门结课, 沈淮之想尽力把学生都安排好,想继续读书的给他们写荐函, 想在镇上寻个活计的就得等后天林樾回去一起了, 毕竟镇上的各个铺子, 掌柜, 林樾都要比沈淮之知道的多。

    当然,不管是想做什么, 沈淮之都打定主意给他们布置好功课, 同窗之间互相学习也好, 想请教老师也好, 沈淮之都安排好了,他的老师是没法再继续带学生了,但他的师兄弟可以。

    这两年,沈淮之来往最多的是师弟高承望, 月余就会见一面,大多是高承望寻沈淮之请教,有的时候是沈淮之过去看望老师,顺带找老师探讨学问, 师兄高经业在镇上做账房先生,旬假归家的时候正好也是沈淮之常去的时候,所以也是常见的,唯独赵元明师兄头一年去了县学没怎么见过,是今年才见得多些。

    沈淮之早在一个月前就特意上门拜访过除了尚文成以外的几个师兄弟,和他们说了这事,学生上门请教自然是得带束脩礼的,没有正经拜师的束脩礼相对少些,尤其是只偶尔上门请教的,可能一次就几文钱的东西,但几个师兄弟都答应了。

    虽然他们暂时还没有秀才功名,但教这几个刚入学两年的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尤其是他师弟高承望,今年的院试考的很不错,沈淮之和老高秀才都觉得三五年内高承望应该就能考中了,赵元明师兄虽然略差些,但再苦读几年考中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今天是私塾最后一天上课,明天按沈淮之的计划就是为了安排这事儿以及布置功课的,等后天他就上门拜访,顺带接他的师兄弟们来一趟私塾,给学生认认脸,以免到时候找不到人,后天也就是私塾正式关门的时候了。

    这还是老高秀才提议的,沈淮之私塾刚办起来他就想过来看看,但身体承受不住,只能听沈淮之和林杨说一说,上次沈淮之上门找师兄弟的时候,老高秀才就决定让他儿孙过来瞧瞧,而且他师兄高经业在镇上做账房先生,也能帮忙把把关,让这些学生寻活计的时候不至于太吃亏。

    沈淮之忙着私塾的事儿,林樾和宋寻春在铺子里也很忙,洒扫,烧火,做点心,煮饮子,招呼客人,半点不得闲。

    铺子关了几天门,常来的熟客今早都没有出现,客人也比往常要少些,接近午时,客人才渐渐多起来,午时末,铺子生意正好,林樾和宋寻春忙得脚打后脑勺,沈凌之和方新觉也是这个时候来的。

    沈凌之从门口蹦进来,大喊道:“娘,哥哥,我们回来了!”

    方新觉也跟着进来了,手上还拎着一包香糖果子,跟着沈凌之喊:“娘,林哥,我们回来了。”

    宋寻春没想到他们今天真的会来,拉着沈凌之就不松手,上上下下的打量,生怕一个晚上沈凌之就瘦了,直到确定沈凌之唇红齿白,面色红润,头上挽发的还是新发簪,她才笑道:“怎么这会儿来了,铺子正忙呢,你们先去楼上吃个点心歇会儿。”

    林樾也端着点心过来了,笑着招呼他俩,“快尝尝今天的栗子糕,今年买的栗子不错,又甜又糯,今天还换了个新做法,是你喜欢的口味。”

    沈凌之嘿嘿一笑,凑上去腻歪了一会儿才拿起一个吃了,又给方新觉也递了一个,“这个好吃,你试试。”

    几人说话的功夫,铺子里坐着的客人也笑着道:“林掌柜,这就是凌哥儿的夫婿?小夫夫瞧着可真般配,都长得俊,以后孩子肯定也是个俊的。”

    铺子关门的时候林樾特意放了爆竹,所以左邻右舍和不少熟客都知道是因为沈凌之要成亲了才关门的。

    沈凌之红着脸不好意思接话,还是林樾回的,“正是呢,谢谢婶儿夸他们。”

    林樾说完又朝窗口看了一眼,然后扬声道:“今儿铺子里有喜事,只要买三文钱的东西就送一块小点心,卖完即止,大家不要错过啊。”

    坐着的几位客人最少都是买了五文钱的,所以林樾先给他们各送了一块,然后才招呼其他客人。

    有这种意外之喜大家都很高兴,一大串吉利话脱口而出,“祝我们小沈掌柜夫夫和睦,百年好合啊!”

    “祝二位永结同心,喜乐延绵,琴瑟和鸣,百年静好。”

    “老刘,咋还突然像个读书人了,哎呦,这话我可说不来,就祝小沈掌柜夫夫和乐,白头偕老吧。”

    铺子里顿时笑声一片,沈凌之和方新觉都有些害羞,但还是笑着谢了众人,埋头帮忙去了。

    不过半个多时辰,铺子里的点心就全卖完了,林樾在外头挂了打样的牌子,笑容满面的看向方新觉,“弟夫,能劳你看着一会儿铺子吗?我们兄弟说点儿私房话。”

    方新觉看了一眼沈凌之就立马答应了,“林哥,您叫我名字就好,你们去吧,下面我看着就成。”

    林樾也没和他客气,拉着沈凌之就上楼了,宋寻春觉得把方新觉一个人晾着不大好,和他说了几句话才转身上楼。

    没等问,沈凌之就十分自觉地先开口了,“娘,哥哥,我挺好的,他爹娘也很好说话,昨晚见的亲戚也都是和和气气的。”

    虽然之前见过不少回方家父母,但林樾和宋寻春都担心识人不清,这会儿听沈凌之说了才稍微放下心。

    林樾拍了拍自己的脸,面无表情地凑到沈凌之耳边,小声道:“那你们夫夫,就是昨晚还那什么吗?”

    沈凌之闹了个大红脸,最后还是轻轻地点了下头,嗫嚅开口:“还,还成,挺好的。”

    这种事儿问这么一句已经足够了,再多说就合适了,林樾也没再问,而是说起了别的,“你们什么时候回门?要爹来接你们吗?”

    说到回门,宋寻春也开口了,“等会儿我们就去割点儿肉,再买点菜,有什么想吃的就说,娘给你做。”

    沈凌之先是道:“不用爹来接,他家有骡子,到时候赶骡车回去就成。”想了想才接着道:“娘,我想吃红烧肉,还有你做的豆腐包子。”

    “好,娘给你做,再做几个土豆丝馅儿和菌子肉沫的,那个你也爱吃。”

    说到红烧肉那就得林樾做了,林樾自然不会拒绝,答应道:“除了红烧肉还有别的吗?板栗炖鸡吃吗?或者蒜苗炒猪肝?猪血炖豆腐?”

    “不用不用,就红烧肉。”

    时候不早,楼下沈正初来接人了,这会儿正和方新觉说话,方新觉嘴巴甜,但又不是油嘴滑舌那种,沈正初是越看越满意,这个儿婿虽然不是很精明,但眼里都是他家哥儿,眼里也有活儿,不错。

    沈凌之哒哒哒地从楼上冲下来,“爹,你来接我娘和哥哥啦。”

    沈正初看他笑容满面的也高兴,“明天早点儿回来,爹来镇上接你们。”

    沈凌之又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沈正初也没再坚持,只是叮嘱道:“路上慢些走,别着急。”

    一家人把沈凌之夫夫送出去后,林樾才和宋寻春一起去了菜市,除了五花肉,猪肝,林樾还买了一点儿卤猪头肉,过年买的香料除了卤肉,后来还卤了素菜,味道都不错,不过没用多久味道就淡了,现在再买香料也麻烦,还不如直接买卤肉,林樾虽然自信,但不得不说,人家卤肉铺子做的还是要比他做的香一些的。

    翌日一早,宋寻春就出门买了几块豆腐,今天卖豆腐那家还做了豆花,这个家里人都爱吃,所以宋寻春也买了两大碗,等会儿给他们做早饭。

    沈淮之起的时候林樾也醒了,今天他难得的不犯困,刚醒眼睛就瞪得大大的,“今天怎么起这么早,现在就要去私塾了吗?”

    沈淮之抬手捏了一下林樾的脸,然后若无其事地放下手,回道:“这两天事情多,早点儿去等会儿也能早点回来。”

    林樾点点头,“那等会儿我去村口等凌之,你早点回来吃饭,别让他们等急了。”

    “知道了,既然醒了就起来吧,娘已经在叫我们吃早饭了。”

    不下地干活也不去铺子的时候林樾基本是不吃早饭的,但今天醒都醒了,他也就跟着沈淮之起来了,吃过饭还一直把沈淮之送到私塾才折回家。

    灶房里宋寻春正在蒸包子,林樾搭不上手,就去一旁和面去了,今天他要做些桂花糕和栗子糕,沈凌之爱吃那个,顺道再做点儿定胜糕给沈淮之,私塾快结课了,听说学生学得也还不错,也算获得了胜利了,接下来去府学肯定也能顺顺利利的。

    不多时,沈正初背着柴火回来了,林樾也做好了点心,父子俩就溜达着去村口接沈凌之了。

    八月底,田地里还有不少活计,所以村口没什么人,林樾在树下转悠了两圈,远处方新觉就赶着骡车过来了,沈凌之半个身子都撑起来了,手挥得老高。

    “爹,凌之回来了!”林樾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喜笑颜开地接了沈凌之夫夫,四人路过祠堂外的时候,方新觉还勒了一下绳子,骡子很有灵性地叫了一声,学堂里沈淮之听到动静,立马猜到是他们回来了。

    第140章

    方新觉作为第一次上门的儿婿, 殷勤的简直没话说,刚进沈家,宋寻春就给他们倒好了茶水, 桌上瓜子点心俱全,然而方新觉看见宋寻春转身要去灶台就立马站起来了, 笑容满面地开口:“娘,您是要做饭吗?我来给您打下手吧, 我什么都会。”

    宋寻春立马拒绝了, “不用不用, 你和凌之坐着歇会儿,先吃块点心垫垫肚子, 马上就能吃饭了。”

    宋寻春说完还抬手招呼了一下沈凌之, “凌之, 你记得招呼小方, 要是待着无聊就出去转转。”

    沈凌之正和林樾说悄悄话呢,闻言头也没抬, 只是举起手摇了摇, “知道了, 娘, 你不用管他。”

    宋寻春嗔怪了一声,“这孩子,怎么说话呢?”然后就真的没管了,今天要做的菜有好几个麻烦的, 她可得抓紧。

    方新觉看自己夫郎和林哥说得高兴,也没凑过去,就跟在宋寻春后头转悠,“娘, 这个土豆要削皮吗?我来吧。”

    “娘,这个火会不会有点小了?我再添两根柴进去吧。”

    “今天我们吃鱼吗?要不要现在杀,我会杀鱼的。”

    ……

    宋寻春脑袋都大了,这个歪缠的劲儿比沈凌之还过分,也不是没帮上忙,就是有些嘴碎了,关键是说了也不肯走,宋寻春都没法子了,还是沈正初进来解救了她。

    “新觉,要是待着无聊要不来院子里劈会儿柴?”

    方新觉其实不怎么会劈柴,但不妨碍他应得飞快,“得嘞,爹,我这就来。”

    劈柴是个技术活,方新觉忙着学习话都少了,只在中途沈凌之给他送水的时候和夫郎腻歪了几句,偏老丈人就在对面,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看他俩在院子里忙得起劲,一时半会儿不会进来,林樾才戳戳沈凌之的手臂,小声问道:“他爹娘有说你们成婚后你要做什么吗?就在家里照料家事还是?”

    沈凌之一听就知道他哥哥在担心什么,立马摇头,“没说这话,说让我去家里的铺子帮忙,我婆婆说方哥不大擅长铺子的事儿,要是我能上手,以后铺子就让我管。”

    林樾点点头,甭管这话有几分真,但能这么说已经不错了,“那之前和你说的事儿你想好了吗?”

    甜香坊租的这间铺子,方家下聘的时候就把房契和登记文书送来了,现在铺子是在沈凌之名下,而林樾和沈淮之没几天就要去府城了,怎么看都是沈凌之直接接手甜香坊更好,铺子是自己的,就算生意差些也不用太担心,更何况铺子开了两年多,沈凌之也有经验,而且还积攒了不少熟客,买材料也有固定的人家,一时半会儿应该也不会亏本。

    再一个原因就是他俩的一点担忧了,方家家境比沈家要好上不少,而且他们住镇上,生活习惯和在村里肯定有不同的地方,沈凌之嫁过去需要磨合的地方不少,现在看着是都好,但万一呢,他们夫夫去府城保守都是一年起,要是沈凌之或者沈家父母突然有什么事儿,更多只能依靠沈凌之自己。

    手里有钱心不慌,既然有了铺子,租出去肯定比不上自己开,所以早在一个月前,也就是房契送来的时候,林樾就和沈凌之商量过一次了。

    沈凌之是意动的,但他有些不自信,害怕把事情搞砸,“哥哥,我真的可以吗?万一甜香坊被我开倒闭了怎么办?”

    林樾弹了一下沈凌之的脑门,“你怎么不行,这两年要不是有你,我根本没法把铺子开起来,而且铺子里大大小小的事儿你都清楚,现在就算我不在,你一个人肯定也可以的。”

    “你现在手艺也练出来了,除了个别几个复杂的糕点,其他的你都会做,饮子也是,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沈凌之托着下巴长叹了一声,“万一真的倒闭了呢?”

    林樾摇了摇头,“要是真的倒闭了就把铺子租出去,而且我们是点心铺子,之前添置的蒸笼,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什么的早就回本了,现在铺子是你的,也不用担心赁资,面粉糯米什么的就算倒闭了也能自家吃,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和你哥都觉得你能成,爹娘也是这么觉得的。 ”

    沈凌之挠了挠脸,好像是哦,就算倒闭了也不会亏太多,而且他家人都那么相信他,干就干了,“哥哥,你放心,我肯定不会把甜香坊开倒闭的,我保证,等你回来肯定能看到铺子。”

    林樾又弹了一下他的脑门,“好了,我们都相信你,但也别有压力。”

    沈凌之嘿嘿一笑,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哥哥,那我们是不是得先找个伙计,还有之前铺子里用的面粉,柴火这些都是自家的,爹娘都没要钱,现在要是接着开肯定不能这样了。”

    之前都是年底的时候,林樾才按照市价算个大概,然后把银钱给沈正初夫妇,说是本钱他们不肯要,只能说成兄弟三人的孝敬他们才肯收下,然后前脚收下,后脚就分成了三份,他们一份,沈淮之和林樾一份,沈凌之一份,不要还不行。

    “对了,哥哥,你说能不能让娘去帮我啊,娘有经验,肯定比新招的伙计好,而且咱们后厨小,做点心也避不开伙计,好几种点心都只有我们铺子有呢,要是被学去了可怎么是好?”

    林樾确实是这个想法,但具体还是要看宋寻春的意思,要是娘去帮忙,那爹就得每天接送,所以也得问问沈正初的意思。

    他俩说到后头声音也没那么小了,宋寻春听到他们在商量什么心里也很欣慰,她就两个孩子,现在兄弟能齐心,婚事又都好,等他们再有了孩子,她这辈子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要是需要娘去帮忙娘就去,也不用工钱,像以前一样就成。”

    沈凌之哪里能答应,“娘,你要是不要工钱,那就像之前我和我哥哥那样,按一个月赚的钱分红。”

    宋寻春一时不知道怎么拒绝,扭头继续干活去了。

    沈凌之还不依,“娘,你去帮我,那家里的活计就得找人干了,每年招工也不少钱呢,您的工钱拿来招工肯定够了,这样你和爹也能轻松些。”

    沈凌之没说的是他想让方新觉也去点心铺帮忙,这样他娘也不会太累,香糖果子铺那边他公婆都在,也有伙计,方新觉也帮不上什么忙,但他不确定方新觉愿不愿意,方家有厨娘,洗衣裳听说也是隔几天就有人上门的,方新觉没做过什么活计,也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

    如果方新觉知道沈凌之在想什么他肯定要掬一把辛酸泪,铺子里确实有伙计,但他爹娘为了锻炼他,近一年他在铺子的时候伙计就当是放假了,什么也不用做,只看着他招呼客人别出错就成,连算账都得他自己算,他爹娘真是好狠的心。

    他真的很愿意去甜香坊给夫郎帮忙的,不给工钱他也愿意!

    灶房里三人商量的差不多的时候,饭菜也快熟了,林樾把手里的菜做好,就洗手出去了,“凌之,我去接一下你哥,马上回来。”

    “知道了,哥哥,你快去吧。”

    沈凌之这会儿已经在院子里了,方新觉忙活半早上,柴没劈出来多少,人累得够呛,真真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沈凌之都有些舍不得了,拿着帕子给他擦汗,手里还端着茶,本来是想让方新觉自己喝的,但方新觉脸皮厚,趁沈正初抱柴火去灶房的时候直接张开了嘴,等着沈凌之喂他。

    “我手不干净,你喂我吧,我前天也喂你了,你……”

    沈凌之一把捂住了他的嘴,“不许说了。”未免他再说话,沈凌之还是给他喂了,“快喝,等会儿就吃饭了。”

    方新觉目的达成,整个人都洋溢着笑,要不是沈凌之拦着他恨不得再去劈两筐柴。

    两人在院子里说小话,沈正初原本想出来拿柴火的,脚都踏出来半步还是缩回去了,算了,让他们说吧,夫夫感情好他们也放心。

    另一边林樾到祠堂的时候沈淮之还没有下课,他在外头等了快两刻钟,屋子里才有了动静。

    沈淮之一出来就看见林樾了,他大步走到近前,“怎么不在家里等?”

    林樾偷偷捏了一下沈淮之的手臂,小声道:“让凌之他们说话呢,我在他不好意思,而且我也想来等你。”

    沈淮之嘴角上扬,虽然没说什么,但显然是高兴极了,“好不容易在家歇一天,晚上别来了。”

    夫夫俩又说起了铺子那事儿,听说沈凌之答应了,沈淮之也挺高兴的,他爹娘有家里的田地,弟弟有铺子,再加上他们这两年攒的钱,至少一年内是不会缺钱了,明年他们应该就回来了。

    家里多了一个人,饭桌上都热闹不少,方新觉捧场极了,哪个菜都说好吃,说完还要给沈凌之夹一筷子,宋寻春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一吃过饭,她就大手一挥,让沈凌之带小方出去溜达去了。

    沈凌之也没含糊,直接把方新觉带山上去了,还顺带摘了点桂花,捡了些板栗和核桃,堪称收获满满。

    两人下山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吃过晚饭,两人就准备回镇上了,“爹,娘,我们先回去了,过两天再回来。”

    宋寻春和沈正初虽然舍不得,但也没拦着他们,只是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这两袋是刚碾的米,这两袋是晒的干货,这一篮是鸡蛋,那边是你爹刚抓的鸡,还有些小,但拿来炖汤足够了,镇上也不知道能不能养,你们抓紧吃了。”

    大包小包的塞满了骡车,沈家夫妇才放他们离开,一家四口把沈凌之夫夫一直送到村口外二里地才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