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晋封

    因着康师傅这次出巡塞外的行程安排得相当充实,可以说不是在出巡的路上,就是在行宫接见蒙古那些王爷们,所以作为一个伴驾人员的莫郁居然根本就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之间农历六月很快就过去了。

    农历七月,是历史上山东省要发生蝗灾的时间。康师傅一边儿继续往北走,一边儿继续按照他之前排好了的日程忙碌着。

    只是如果你稍微仔细地观察一番,就能够发现,他多少还是有些心不在焉。

    康师傅之前听了莫郁的心声又设计让莫郁亲口说出来这个“神谕”,然后马不停蹄地按照莫郁传授的治理蝗虫的方法在整个山东省内筹备、戒严,就是想要把这一场灾难消弭于无形。

    但若是根本就没有这场灾难呢?

    那不就尴尬了?

    简直就像是在全天下人的面前承认了自己之前判断失误,创造了一个虚假的“神”,着实是自打脸面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丢人了,其实都算是政治事故了。

    所以,要说他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他甚至都开始焦虑万一没有蝗灾发生,要怎么把这个事儿给圆过去了。

    当然,其实他心里同时还有些窃喜——要是根本就没有蝗灾,那其实不是更好?

    他到底是个有些仁爱之心的君王,比起自己的脸面,果然还是百姓的性命更加重要。

    如果没有蝗灾,那么就算自己的脸面被按在地上摩擦,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这可是件大好事儿啊。

    于是,在这么样一种纠结复杂的心情之中,日子继续往前走。

    终于到了七月中旬。

    山东省那边儿终于传来了消息,蝗灾,还是来了。

    一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地区的庄稼地里出现了蝗虫,然后这些东西就开始飞速增多。

    不过几天的时间,山东省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蝗虫。

    好在这一次大家早有准备,大部分的百姓都有至少两三种对抗蝗灾的办法。

    有按照唐朝那位姚丞相的法子绕着田地挖掘深沟,然后在里头点燃柴火,把蝗虫们引诱过来烧死的。

    有按照后世那位顾彦的法子用艾草等几种草药制成特殊的“药水”洒在庄稼地里把蝗虫们熏走的。

    还有些村里有水塘、河流,养着些鸡鸭鹅的地方,直接把这些家禽放到田地里,用的正是“一物降一物”的法子。

    毕竟一只鸡一天能吃十好几只蝗虫,一只鸭子更是能吃好几十只,至于鹅,这种在村里头称王称霸的大佬,甚至能吃上百只……有这些“大杀器”,还怕啥蝗虫啊。

    当然也有人直接上手抓的……这就是要看每个人的体力和速度了。

    反正大家各出奇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灭蝗虫大战,甚至还有人研制出了用蝗虫做菜的方式。

    其实这个事儿,莫郁算是始作俑者。

    然而他的确也没有刻意如此,之前不过是在诸多治理蝗灾的方法中顺带着提了一嘴,根本就没有展开细说。

    因为有种理论说,蝗虫单独或者零散出现的时候,是没有毒的。

    但是一旦成群结队地出现,也就是大家所定义的蝗灾的时候,它们的体内就会产生出来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其实是有毒的。

    人吃了就会中毒,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反正还是有点儿危险就是了。

    因为这个原因,莫郁就没有把这个方法当成一种治理蝗灾的方法专门提出来。

    只是在介绍其他方法的时候,顺便提了一句。

    但是没有想到,就这么一句话,居然就提前催生了一类美食的产生。

    蝗虫宴。

    这就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智慧了。

    他们居然真的研制出来了让蝗虫的毒素消失的方式——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对于蝗虫灾害太过于痛恨的原因,反正听说这玩意儿弄好了可以吃,那就真的有人花了些心思研究了。

    还别说,真就有人找到了方法,把蝗虫这个让人看了就害怕厌恶的东西变成了食物。

    众所周知,只要是某一种东西变成了食物,那么它们肯定就会很快速地被消耗。

    蝗虫毕竟也是优质蛋白质,只要吃过了,就能够get到它的好,前提是作法没有问题,人也对这种蛋白质不过敏,不然也是个问题。

    反正,这一次蝗灾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不过半个多月就被消灭了。

    算是有史以来消灭得最快的一次了。

    当然,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总是有些大聪明觉得没有看到蝗虫之前,这些提前预防准备的事儿都是瞎弄。

    他们不但自己不准备,还要嘲笑那些认真准备的人。

    觉得他们都是傻子,朝廷说什么就信什么,真是单纯好骗。

    特别是七月份都快过了一半了,传说中的蝗虫灾害也没有来,更是坐实了他们之前的猜测。

    什么“神谕”,什么“预知”,都是骗人的吧?

    听说不过就是个四五岁的小娃娃说出来的,他们万岁爷和那么多王爷、大人们居然还都信了,真是……

    那些相应朝廷号召做好了防治蝗虫灾害准备的乡邻们更是遭到了他们的大肆嘲笑——这些人原本就是些惯常会掐尖儿的。

    兴致一上来,说的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这种情况之下,连地方的知县、知府们也有些按捺不住了,都感觉万一最后是虚惊一场,那恐怕真是个灾难了。

    反正这次蝗灾要是没来,下次再想动员这些老百姓们干点儿啥事儿,那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了。

    朝廷的什么政策命令肯定也是颁布不下去了。

    其实他们担心的这事儿,无非就是朝廷公信力的问题。要是真的谎报了灾情,那真的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了。

    这种“狼来了”的故事,之前也发生过,如果多来两次,那肯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于是在众人的忐忑之中,蝗虫终于还是来了。

    大家当即打起了精神,一边儿奋力抗蝗虫,一边儿终于松了口气,就跟一直等着的靴子终于落地了一样。

    知县、知府们十分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康师傅——当然不是说蝗虫来了是个好消息,是说蝗虫来了,但是他们战胜了蝗虫是个好消息。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那些之前还嘲笑乡邻们的大聪明们终于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的庄稼什么防护都没做,被各种灭蝗大法逼迫得没办法的蝗虫们纷纷在他们的庄稼地里找到了天堂……

    这个时候再要用那些方法来灭蝗虫,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全部都痛哭流涕,求着别人帮忙,但是谁家都有自己的庄稼要抢救,就算心有余、也是力不足了。

    所以,这次蝗灾即便是提前准备了,也不是一点儿损失都没有的。不听话的人们也算是自食其果了,想必下一次再有这种“神谕”的时候,他们会跑得更快一些了吧。

    康师傅得知了这个消息,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这一次他赌对了。

    不但没有丢脸,反倒还长脸了。

    林家这小子,还真是有点儿东西。

    虽然这句话他早就说过了,果然还是想要再说一遍啊。

    成功防治住了一次蝗灾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一件,说句煽情点儿的话,这真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大功德了。

    毕竟,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今年不知道会少饿死多少百姓呢。

    好活当赏。

    但是好像该赏的东西都赏赐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还能再赏赐这小子点儿啥了。

    想要再赏他的家人吧,他爹林如海的官儿也是才升的,短时间内也不好再升了。

    他娘林贾氏也是才封了诰命了,可惜他年纪太小了,不然倒是可以让他走恩荫的路子,直接封个御前侍卫啥的,省得走科举路那么辛苦了……

    哦,对了,他好像还有个嫡亲的姐姐,似乎也很出色。

    听说皇太后和后宫的娘娘们都很喜欢,那不如这回就封他姐姐一个六品格格吧。

    当然全家也都要给些赏赐才行,等林家这小娃娃长大一些就封个侍卫,蓝翎或者三等侍卫都行。

    虽然说御前侍卫都是恩荫子弟,没有年龄限制,但是,好歹等这孩子满了六岁吧……

    可是要是连他姐姐都有封号,那林家全家人里头就他没有,不是太可怜了吗?

    康师傅稍微为难了片刻,恰好被路过的十三阿哥看出来了。

    十三阿哥一贯心直口快,见康师傅如此为难,少不得要问两句缘由。

    康师傅也素来喜欢十三阿哥这个性子,当下便也就说了。

    十三阿哥一听就哑然失笑,直接笑着给康师傅建议道:“皇阿玛您糊涂啊!谁说御前侍卫非得要到什么年纪才能封?不就是表示个恩宠的意思,哪怕他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呢,只要您想封,就能封。”

    十三阿哥这话一下子就把康师傅给点醒了。

    是啊,这整个大清的江山都是他的,想要封个把喜欢的人怎么不行了。

    五岁的御前侍卫而已,不算什么。

    而且就是个正六品的小品阶,原本也不需要非得来当差不是……正好跟他姐姐那个六品格格一样,蛮好的。

    康师傅打定了这个主意,便就又开始拟旨,等旨意下来了之后,整个伴驾队伍都沸腾了,别说他们了,这一下连莫郁都震惊了。

    之前的那一堆赏赐也就算了,今儿居然连封号都上了。

    而且是什么意思?

    连他姐姐小黛玉也有份儿,还要快马送回京城?

    啊这……

    康师傅您也太客气了,虽然说这次他的确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吧,但是也真不至于如此啊。

    本着低调生活的准则,莫郁当然立刻就表示了“万岁爷的好意微臣心领了,但是封号就不用了”的意思,可惜康师傅也表示“朕不要你觉得,朕只要朕觉得”……

    于是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了。

    等九月份莫郁跟着康师傅一行人回到了京城的时候,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了。

    就,芳龄五岁的那种。

    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记录了。

    而他姐姐小黛玉也成为了芳龄六岁的六品格格……就,也还挺六了。

    他们一家子正式成为全员有品阶的牛批家族——最小的品阶也是个正六品,真是任谁都不得不说一句“六六六”。

    这一次出巡塞外连来带回整整花了三个月零二十天,六月初七出去,九月二十六才回来,原本莫郁以为这回能在京城多呆一段儿时间,休息休息。

    万万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一个月,康师傅就又要出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大家,昨天回家晚了,所以更新晚了捂脸。

    今天应该还有一章肥壮的,先滚走睡惹,晚点儿再见!

    第112章 挚友

    这一次康师傅要去的是永定河。

    要说这永定河,其实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历史记载这条河发源地在山西,原名浑河,因为河道中淤积了大量上游带下来的泥沙,导致它经常决堤、改道,让人十分头痛。

    康师傅一贯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对这么一条就在京城附近的大河的状况自然很是关注。

    他对这条河淤积、决堤、改道的问题都非常在意,也亲自去视察了好几次,下了好多次命令要让人治理这条河的问题。

    甚至在康熙三十七年,直接搞了一个人工改道,加固堤坝,希望能够确保它的稳定。

    这么一番操作之后,这条河果然安稳了许多,才给它改了“永定河”这么一个名字,真是有点儿“缺什么补什么”的意思。

    不过有一说一,康师傅这么死磕下来,这永定河还真的稳定了很长时间。

    历史记载,从康熙三十七年永定河堤坝加固、人工改道之后,至少有四十年,没有再发生过改道、决堤这种事儿。

    还真的“定”了。

    不过很可惜,还是没有“永定”。

    因为这永定河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堤坝不够高、不够坚固的问题。

    而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中泥沙淤积太多,天长日久,那自然就会把河床升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水漫金山”了。

    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得走“上游保持水土、同时下游疏通泥沙”的路子。

    可惜康师傅虽然热情满满,但是在水利工程上,真的是个门外汉。

    偏偏他还觉得自己非常懂,这就……

    特别是,那种人工改道、加固堤坝的方法,的确在段时间内能够缓解一定的问题,至少有了四十年的安稳日子,就更加让康师傅有了蜜汁自信——看吧,朕多能干,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王炸。

    不是朕说你们,而是在座的诸位都是辣鸡。

    带着这种胜利的自信,康师傅一次又一次地南巡,试图把这个“成功”经验带到江南去,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治理江南水患。

    可惜,黄河不是永定河,江南也不是天津,水利工程没有标准答案,试图套用一时的“成功”经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现实狠狠打脸……

    康师傅就经历了很多次这么样的过程。

    奈何他年纪越大,越是有一种执拗的性子,总是觉得并不是他的经验不对,而是那些官员们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没有按照他要求的去做。

    反正,方法肯定是好的,坏的都是别人!

    带着这种想法,康师傅很是惩戒了很多水利工程相关的官员们。

    其中甚至包括河道总督张鹏翮。

    这位祖籍遂宁的张大人,在河道总督的位子上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最后却是动不动就被康师傅拖出来背锅,实在是有点儿惨。

    但是要说他是单纯背锅,好像也不够客观,毕竟这位张大人也不是白璧无瑕的。

    总之,治理水利这个事儿吧,不是一般的人干的,不管是干得好还是干得坏,只要黄河一决堤,那就全部完蛋了。

    莫郁对此也是十分能够理解的,不过理解归理解,他还是并不想跟这个事儿牵扯太密切——上一次就是因为他多嘴提了一句“水泥”,然后就被整整骚扰了一整年,实在是怕了他们了。

    想起河道总督张大人那一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莫郁就有些欲哭无泪。

    因为自从南巡路上跟张大人一起去巡视过一次河堤,并且吐露了一些诸如“水泥”啦、“水利工程”啦之类的“神启”之后,张大人就对他燃起了十二万分的热情,每隔几天都要给他飞鸽传书一封,探讨各种水利工程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制作(水泥调配比例)、工程构造(水坝怎么修)之类,让莫郁十分头痛。

    倒不是他没有答案——他当然是啥都不知道的,不过这不是有系统零零六呢嘛。

    也就是动动手指,哦,不对,是脑子的事儿。

    但关键是麻烦啊。

    这到底是张大人在治理水务还是他莫郁在治理啊……别以为您老写那么一串儿溢美之词的彩虹屁书信就能收买我啊……

    莫郁一边儿吐槽着张大人的“不见外”,一边儿却还是任劳任怨地给他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他算是知道了,只要是张大人盯上的人,就不要想轻易脱身了。

    于是不知不觉中,莫郁把张大人想知道的各种知识都给他说了,张大人表示十分满意,约定下一次见面再继续……

    有了张大人“珠玉在前”,这永定河巡视的事儿,好像也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康师傅传召让莫郁陪同的时候,他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了。

    去呗。

    好像他说不去就能不去似得。

    好歹老爷子也算是给他面子,把他们全家都给封赏了一番,就算是按照最朴素的那种道德观,也应该“投桃报李”了。

    行吧,看在老爷子真的很够意思的份儿上,他要自己陪着去,那就陪着他去呗,反正也不费什么事儿。

    莫郁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没事儿就要出差的生活,毕竟你服侍的老板是个喜欢出差的工作狂,你不陪着怎么办呢?

    除非辞职不干了。

    要是在现世,那当然是可以的。

    工作不开心了,辞职了就完事儿。

    这种事儿,原来莫郁也干过很多次——辞职而已,哪个现代青年没干过呀。

    但是可惜,现在他是在古代,还是架空带玄幻的书中世界。

    雇佣他的老板是当今皇帝,这基本上是顶天了的存在了。

    所以辞职是不可能辞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谁知道辞职之后会发生啥事儿呢?

    他现在不再是孤家寡人、光棍儿一条了。

    他已经有了家人。

    这既是他的亲情羁绊,也是他的软肋。

    他自己当然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家人们怎么办啊?

    可以想象不会有什么好果汁吃,那还是算了吧。

    反正这种工作对于他来说,也不算痛苦——说实话,康师傅作为老板来说,是很菩萨的了。

    除了休息日太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是工作狂嘛,而且古代的娱乐措施本来就很少,不工作好像也没有什么事儿做,那就这样吧。

    莫郁默默地又给自己做了一波心理建设,就开始筹备这次出巡的事儿了。

    总感觉,现在出巡对于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了。

    真是感谢康师傅的栽培,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古代版“空中飞人”了呢。

    不就是出差吗?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当,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对此,十三阿哥表示,恭喜你呀兄弟,你终于悟了……

    没错,十三阿哥就是那个跟莫郁一样,每次出巡都不会缺席的人物。

    据说有好事的人计算过,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十三阿哥“失宠”之前,康师傅的每次出巡,都会带着十三阿哥同去。

    这位十三爷可以说时候康师傅最喜欢的儿子。

    喜欢到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的程度。

    甚至连号称他“真爱”的太子胤礽都没有这个殊荣——毕竟他没失宠之前,还有监国、协助处理政务的职责,并不能每一次都陪着康师傅出巡。

    但是十三阿哥可以。

    不管是南巡,还是西巡,不管是出巡塞外,还是巡视永定河,只要是康师傅要出门儿,那一定就会带着十三阿哥。

    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是一次短时间的巡视,所以康师傅并没有搞太大的阵仗,只是带了有限的随从人员,轻装简从,直奔着永定河而去。

    除了一些必须要去的水利方面的官员和安保人员之外,康师傅就只带了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

    莫郁身在其中,有种勿入家庭亲子活动的感觉——康师傅在对着太子和十三阿哥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模样。

    所以说,爱是藏不住的,不管什么类型的爱,都藏不住。

    父爱也是如此。

    反正这种轻松愉快、舒心快慰的感觉,康师傅从来没有对着其他儿子展露过。

    特别是四阿哥,那就更是不要想了。

    这大约也是四阿哥上位了之后,变得那么难搞的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被好好对待过,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吧。】

    【真是可怜。】

    莫郁独自坐在船舱的角落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地就想到了四大爷,然后就不免又感叹了一番。

    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安静了下来。

    康师傅、太子和十三阿哥都在看着他,旁边儿的大臣、太监、宫女们却都跟见了鬼似得,垂着头站在一边儿,那样子就像是生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东西、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一样。

    【嗯?大家都看着我干啥?难道说是刚刚康师傅或者是太子、十三阿哥他们有什么问话我没有听到?】

    莫郁脑子有些懵,但是也没有十分在意,反正出巡的路上他经常会走神儿,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康师傅他们应该早就习惯了,应该不会怪他的吧。

    果然,跟莫郁预料的一样,就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康师傅忽然重重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就主动开了口。

    “林默玉,你又在那里胡思乱想些什么?朕问你话你都没有听见。”

    【咦,康师傅您老真是神了,您老怎么知道我在胡思乱想呢?】

    莫郁心中十分惊奇,好像最近自己每次走神儿都能够被康师傅抓包,难道说他摸鱼的技术这么差劲儿了?

    不能啊,好歹也是有着现世十来年经验的老社畜了,摸鱼的技术没可能会这么差的啊。

    【一定是康师傅太强了!】

    【过分!既然都是“千古一帝”了,怎么居然把这些才能都用在抓人摸鱼上了?】

    【您老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莫郁非常愤愤不平,但是他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老老实实地请罪——这也是他便宜老爹林如海教他的。

    跟在万岁爷身边儿当差,不需要每次都要争个是非曲直,差不多的小事儿,万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行了。

    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是大非的事儿了,那就必须要坚持原则了。

    这个话,林如海是对着莫郁和小黛玉两个人一起说的,并且要他们姐弟俩都要牢牢记住、遵照执行。

    莫郁和小黛玉当然都答应了,并且也真得记在了心里,形成了条件反射——总之,老爷说得,照做就是了。

    所以说,林如海教育子女是真的有一套。

    不然小黛玉也不会这么优秀,便就是莫郁,小小的身体里头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也时常觉得“醍醐灌顶”。

    所谓的“家学渊源”“家风蔚然”就是这个意思了。

    看看林家的家风,再看看贾家的家风,真是高下立现。

    在贾府上下正在娇宠子女们,一味纵着他们为所欲为、不知所谓的时候,林家的子女们接受的却是素质教育。

    喜欢读书作诗,固然很好,但是不喜欢也没有关系。

    喜欢读书作诗的如小黛玉,那她会接受最好的教育。

    哪怕她只是个女儿,也能够拥有一个进士出身的家庭教师——当然,这一次不是贾雨村了。

    不过,像贾雨村这样的进士出身,但是官场失意的人也还是有很多的。

    特别是有那种因为过于清高,“遗世独立”的大佬,实在是看不上康师傅和那他一窝子数字军团的“相爱相杀”游戏,又没有什么能力改变这个世界的,那就只能做一个愤青或者是愤中,甚至是愤老了。

    但是不管是愤青、愤中还是愤老,他们都还是要吃饭的。

    所以,愤怒之余,还是得找点儿什么事儿来糊口。

    给达官贵族家的子弟当家庭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既体面,又轻松,甚至还能够积累人脉。

    说不定运气来了,借着东家的东风,就能够谋一个肥缺,从此就东山再起了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跟贾雨村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他们不会跟贾雨村那样表现得这么明显罢了。

    大约是吸取了上次面试贾雨村的教训,林如海这次给小黛玉选的家庭教师很是不错。

    是个北边儿有名的大儒,年纪已经有六十上下,但是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最重要的是,学富五车。

    莫郁因为之前一直陪着康师傅出巡,才从塞外回来,倒是没有见过这位新的西席先生。

    其实按理说,这新西席是林家请的,那么不管是小黛玉还是莫郁,都有份儿。

    只不过之前一直默认是给小黛玉请的罢了。

    这中间的原因,说来也是简单。

    一来是莫郁现在在宫里头当差,论理是要上“宫学”,也就是跟阿哥们一起在上书房读书。

    当然,后来因为莫郁的神操作,他已经从学生变成了“助教”,这种工作岗位的变化就不用说了。

    但是说到学习,那肯定是太傅、大学士们给他们上得课更有含金量了。

    不管是太傅还是大学士,都是科举出身,进士是必要条件,甚至很多还是一甲前三名。

    也就是说,以后林如海很可能升职成为大学士,来给下一代阿哥们讲课,再老一点儿了,也可能成为太傅,给再年轻一点儿的小阿哥们教学。

    毕竟这些阿哥们,才是这个朝廷最倚重的未来嘛,那肯定是要用最优良的教育资源来教育了。

    这种情况之下,林家请的西席先生就有些不够看了。

    你说再牛有多牛呀?

    还能比老太傅和大学士们更牛批吗?

    那必不可能。

    反正莫郁感觉,要是真的想要做学问的话,在宫里头学一学也就尽够了。

    本身他也并不想走科举这条路。

    一来他并不喜欢,二来,他也的确不是那块料。

    那些八股文章、治国策略,他一看就觉得头痛,真是一点儿都学不进去。

    至于什么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的事儿,他也没有啥兴趣。

    反正,在全家都是书香气十足的情况之下,他就像是那个多余的——真是一点儿学霸细胞都没有遗传上啊。

    不过没关系,并不是非得要是学霸才能生存的。

    在这个世界里也是一样。

    并不是只有科举考试一条路嘛,比如他,现在才六岁,就已经是个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了。

    说来也好笑,他这么点儿大,能做什么侍卫,不过就是个封号罢了。

    这个事儿,十三阿哥还当笑话跟他讲过——这位十三爷真是个妙人儿。

    说得好听些,是心直口快,说得难听点儿,那就是个“大嘴巴”,一点儿事儿都藏不住。

    那天他刚接到了康师傅说要封他一个蓝翎侍卫,封他姐姐小黛玉一个六品格格的旨意,还没来得及谢恩呢,这位十三爷已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顶,一脸自豪地道:

    “林默玉,这个旨意可是我帮你跟皇阿玛讨来的,要不然你可至少要等个六七年才能得呢,怎么样?你十三爷厉害不厉害?”

    莫郁十分无奈,只能一边儿说着“厉害厉害”,一边儿赶紧先谢了恩——我说十三爷啊,您就不能等着我先写了隆恩再说这些吗?

    莫郁默默吐了个槽,还没等重新开口,十三阿哥已经作势一把勒住了他的脖子,嘻嘻哈哈道:

    “怎么着了林默玉!你可别想借着谢恩的机会溜过去啊!我帮你这么大一个忙,你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吧?还不快谢谢我!”

    莫郁十分无语,但是也知道十三阿哥就是这么个脾气,并没有什么恶意,也不是想要邀功,就是单纯口嗨一下罢了。

    他对十三阿哥没有什么意见,不过也渐渐明白了为啥这位爷最后会失宠了。

    是啊,为啥明明康师傅那么喜欢这个儿子,然后忽然有一天就开始厌弃他了呢?

    想必是他又“口无遮拦”地说了什么吧?

    毕竟康师傅也是个喜欢翻旧账的,一旦戳到了他的爆点,他会自动回溯历史,到时候就会把以前所有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给翻出来的。

    这一点,太子胤礽最深有体会了。

    大阿哥和八阿哥也并不陌生。

    甚至是四大爷也领教过几次……反正,有康师傅这么一个爹,数字军团的大家也都挺惨的。

    这么一想,好像十三阿哥这个毛病更得改了啊。

    但是要怎么样才能委婉地跟他表达“你再这么口无遮拦、任性妄为、胡说八道,早晚是会被自己害惨”的意思呢?

    莫郁有些苦恼,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十三阿哥的表情跟吃了苦瓜一样,古怪又痛苦。

    他吓了一跳,连忙问了一句:“十三爷您怎么了?没事儿吧?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十三阿哥捂着心口摇了摇头,看着他欲言又止,末了还是叹了一口气道:“林默玉啊!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这个人真的挺讨人厌的?”

    被他这么一说,莫郁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就在十三阿哥看着他又开始欲言又止,甚至都有些小心翼翼地想要撤回刚刚那句话的时候,莫郁忽然开口道:“没有。”

    十三阿哥绝倒,当即就表示,以后都不会再跟他好了。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以十三阿哥的性子,他肯定不会干出来这种事儿的。

    谁不知道这位十三爷最喜欢交朋友,而且有一种不管是遇到什么人都能够轻松成为朋友的“特异功能”呢。

    果然,没过两个时辰,十三阿哥又开始找莫郁说话——据他所说是因为出巡路上根本没有其他人可以跟莫郁聊天,才“勉为其难”地陪莫郁说几句话而已……

    这种“口嫌体正直”的性子,也是跟康师傅像了个十成十了。

    难怪康师傅喜欢他。

    不过喜欢到了极致,差不多就是要走到另一面的时候了。

    希望十三阿哥能够把他的建议听进去吧。

    哥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莫郁默默看着十三阿哥朝气蓬勃、活力满满、一脸灿烂笑容的模样,想着他日后被圈禁在养蜂夹道十几年的辛酸,感觉更加难受了。

    不过正所谓“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要是十三阿哥真的能够改,那也就不是十三阿哥了吧。

    只希望到时候,康师傅能够看在这么多年的父慈子孝的份儿上,放十三阿哥一马吧。

    就算是圈禁,也不要选养蜂夹道吧?

    那儿的坏境也太恶劣了,十三阿哥那风湿病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候恶化的。

    说起来人家还是上过战场的,就是那个时候受了伤,留下的病根儿吧?

    这么一想,康师傅更加过分了呢。

    要是……

    【要是那个时候,我还活着的话,一定帮十三阿哥你说几句好话的。】

    莫郁默默在心里做了这个决定,没想到下一秒就见到十三阿哥的眼圈儿红了。

    他还想着说,是不是自己近来表现得太冷淡了,让十三阿哥热情敏感的小心脏受到了伤害,却不料下一瞬就被十三阿哥紧紧抱在了怀中,像是生怕他被什么东西抢走一样,紧张又小心翼翼。

    莫郁愈发觉得有些好笑。

    十三阿哥这表现怎么好像是忽然知道他得了绝症似得——就,他真的没有生病啦,真不至于如此……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在这个世界里死不死这事儿,原本就跟生病没有啥关系。

    要是细说起来,这个事儿也没有什么玄妙的,就是他在这个的存在情况有点儿特殊,类似于一个bug或者说是定时炸弹的意思,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炸。

    当然,也有那么一种可能,是永远都不会炸。

    那就可能真的是赚到了。

    毕竟他这么咸鱼都能混得这么好,要是再活得长点儿,那不妥妥滴就是人生赢家了?

    莫郁一边儿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儿轻轻拍了拍十三阿哥的手臂以示安抚。

    没想到十三阿哥抱他抱得更紧了。

    莫郁开始有些出不来气,只能在心里头拼命呐喊“救命”,好在就在这个时候,康师傅开口让十三阿哥松手,这才救了莫郁的一条小命。

    骤然获得了自由之后,莫郁大口大口地呼吸了几口空气,这才从那种差点儿被勒死的境地中缓了过来。

    他一边儿咳嗽,一边儿苦笑着对十三阿哥道:“十三爷,微臣寻思最近也没惹您生气啊,您这是怎么着了,想要直接把微臣给送走啊?!”

    十三阿哥的眼圈儿还是红的,不过整个人已经缓过来了一些,听了莫郁这个话,下意识地就反驳上了:

    “你现在居然还敢跟我说这个!你小子每天就只会在那里胡思乱想,还经常不知道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眼神儿发直,跟犯病儿了似得,真是吓死人。”

    莫郁见他一副担心不已的模样,半点儿都没有作伪,心中也是乱感动一把。

    其实十三阿哥真的是个好人。

    真的不应该有那种下场的。

    那么要怎么让康师傅也意识到这一点呢?

    莫郁有些犯难,一时间倒是忘了刚刚被康师傅问话的事儿了。

    不过他忘了,总有人没有忘,康师傅的脸色已经黑的像是锅底一样了。

    哪怕他早就对莫郁这种时常天马行空、乱七八糟、百转千回的思考方式习以为常了,但是像今儿这样不像话的程度,也着实是太超过了。

    太子则一直都在角落里围观,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嘴巴却闭得牢牢的,跟他之前的那副嚣张跋扈的模样简直是判若两人。

    原来他最近又得了新的谋士,正在按照这些聪明人的建议“韬光养晦”。

    那些人怕他不懂,便索性直接跟他说了要求——“太子爷您记着,不管听见什么,看见什么,不要多言,也不要发怒便是”。

    他们甚至还派了好几个“谋士”跟在太子的身边儿,当然像是现在这种场合,那些谋士们不能现身,但是稍微提醒一下太子也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太子经过之前那么一段儿时间的遭遇,也成熟了很多。

    被曾经亲密无间的皇阿玛当成外人一样对待、防范,显然对太子的打击很大,他那么样的一个人,甚至都学会了低调闭嘴了,这可是件堪比“太阳从西边儿出来”的反常大事儿。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没有在一旁调油加醋,总算是让康师傅的怒火维持在了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给了十三阿哥一个可供操作的空间。

    他当场就对着康师傅行了个大礼,替莫郁赔礼道歉。

    见康师傅仍是一副气哼哼的模样,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小心翼翼地拍了拍莫郁的肩膀,轻声问道:“林默玉,你今儿是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皇阿玛刚刚又问你话呢,你是不是又没听见?”

    第113章 虚惊

    十三阿哥这一下子倒是把莫郁彻底给弄清醒了。

    他这才发现这次康师傅好像真得挺生气的。

    但是为啥啊?

    他好像也没干啥啊?

    最多就是“充耳不闻”,这也不是啥大事儿。

    谁都知道伴驾出巡是件辛苦的事儿,哪怕是个成年人呢也难免会走个神儿、摸个鱼什么的,何况他还是个宝宝呢。

    不过莫郁也知道,伴君如伴虎,康师傅有点儿小情绪啥的,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毕竟这位也算是高敏感人群吧。

    就当他老人家是大姨夫来了好了……

    莫郁迅速地在心里完成了自我攻略,十分大度地表示不跟老爷子计较,很麻溜儿地顺着十三阿哥给的台阶下了,直接赔礼道歉:

    “万岁爷恕罪,微臣昨儿没睡好,今儿有些精神不济,不慎御前失仪,实在是罪该万死。”

    他的态度十分端正,单看外表也看不出来什么,毕竟这一套在现世里头他就经常做。

    身为资深社畜,谁还没有摸过鱼呢。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摸鱼摸得多了,总是会有露馅儿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看每个人的应变能力了。

    莫郁在找摸鱼理由这个方面可是佼佼者。

    这么说吧,他工作的那几年里头,不管是做什么岗位,都没有翻过车,哪怕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也都能够平安度过,靠的就是他这堪称本能一般的应变能力。

    摸鱼走神儿被抓到了?

    没关系呀,有好兄弟帮忙打掩护啊。

    实在不行,还能够卖一波惨自救嘛。

    这一套流程他玩儿得是相当熟悉了,哪怕在康师傅这儿,他也不虚。

    原本靠着他卓越的演技把这个事儿搪塞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遗憾的是,他这个心声外放的bug还在,那就惨了。

    康师傅本来看着他态度还算是端正,已经准备原谅他了。

    其实康师傅也不是真的生气,还是那句话,就是莫郁知道的真的是太多了。

    而且他这种心声外放的bug还十分不受控制,没事儿就要给大家伙儿暴一个大雷。这谁受的了啊。

    搁谁也受不了。

    反正康师傅这会儿就很是受不了了。

    偏偏他还拿这小子没有什么办法。

    连说都不能说,更加不要说让他闭嘴了。

    之前康师傅也跟那些并不想莫郁心声泄露隐私或者大事儿的人们一样,采取“打断”大法,结果时间一长,不说别人觉得奇怪了,就是康师傅自己也觉得累得慌啊。

    不是,他可是一国皇帝,天下之主,怎么居然会被这么一个小屁孩儿给拿捏了呢?

    这是不是哪里不太对啊?

    清醒的时候,康师傅还是能够感觉到这中间的不对,但是一到了莫郁的身边儿,他就时常忘记了这个茬儿了。

    主要是莫郁的思维太过于活跃了,时常从这里跳跃到那里,眨眼的时间内想的东西,不说南辕北辙,也基本上是毫无关系。

    就这么一弄,不说想要打断他了,能够不被他牵着鼻子走就算牛批了。

    康师傅也是一样。

    他每次都告诫自己,这次一定注意,不要光顾着“听”林默玉瞎想,但是每次到了现场就有点儿不受控制了。

    主要是这孩子的想法太新奇了。也太有意思了。

    很多时候还太有用。

    这就……

    甚至他也暗中观察了一番其他的人对此是什么看法。

    结果大部分人都跟他一样,少部分人甚至比他的症状更加严重。

    有一种不顾他人死活、只想每天吃瓜的任性。

    曾经就有位宗室旁系的世子表示“没有林默玉,我可怎么活啊”。

    说的就是,他每天都靠着林默玉心里头这些稀奇古怪的八卦活着的。

    当然,后来这位世子吃瓜吃到了自己头上,知道了他的心上人居然跟他爹有一腿,甚至还把他娘给气病了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

    听说当天这位世子就嗷嗷叫着冲回家去了,把那个他曾经当成白月光的姑娘给赶出了家门——不过这个时候啥都晚了,人家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不但已经跟他阿玛睡在了一个被窝里,连肚子都有了……

    听说当时他们王府都差点儿被掀翻了。

    世子准备打白月光,世子的爹就要打他,世子的娘就打他爹护着他,白月光捧着肚子嘤嘤嘤……

    一时间,全京城都哗然了,纷纷表示这个瓜真是太炸裂了,不吃个现场版的简直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这个瓜康师傅也吃了,还是吃的现场版的。

    那个王爷是康师傅的远房堂弟,都已经是不入八分辅国公了,已经五十来岁的人了,还玩儿这么花,那小白花儿看着都能当他孙女了,而且是他儿子看上的人,居然都能下得了手。

    不过那小白花儿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就是了。

    因为有莫郁的存在,这一家子的爱恨情仇、前世今生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了大家耳中,果然这小白花儿就是存着个嫁进王府当女主人的心思才被大冤种世子给“英雄救美”的。

    什么?

    你说爱情?

    宁是在说笑吧?

    不选二十多岁、年轻英俊且对自己痴心一片的世子,却选他那个五十多岁的国公爷老爹?

    是图他年纪大?

    还是图他不洗澡?

    还是图他……

    算了,再往下想就不礼貌了,看着她肚子大起来这么快的模样,想来老国公爷的确是“宝刀未老”,还是能用的,那就这样吧……

    啊,不对,等下?

    这孩子居然还不是国公爷的?

    等于这是绿帽侠的故事了呀。

    行吧……

    反正世子也不是老国公爷的种——国公夫人也是个女中英豪啊。

    这狗血的“父子争妾”故事里头居然还嵌套了一个“真假世子”的老梗……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啊。

    宁家一顿吃几本儿狗血宅斗文儿啊。

    实在是佩服,佩服。

    据说因为莫郁当时一直在现场直播,直接就把老国公爷跟小白花儿都吓尿了。

    老国公夫人也晕过去了。

    毕竟不管是绿帽还是接盘,其实都是个很大的打击,老国公爷生气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同时他也心虚自己抢了儿子喜欢女人的事儿,总归是做得不太地道。

    小白花儿则是没有想到自己的找接盘侠计划居然会被拆穿。

    关键是这俩人都没有见识过莫郁这个心声外放的“特异功能”,特别是想要发疯或者辩解或者单纯撒个泼什么的也根本做不到,所以还以为是有什么神仙亲临,给他们俩降下天谴了。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俩都是做了亏心事儿的,加上莫郁这个心声外放自带的炫酷禁制功能,第一次接触道的人,不被吓死才怪呢。

    至于国公夫人,也是一样的情况。

    谁也不是完美受害者。

    国公夫人年轻时候为了争宠把自己生下的死胎跟人家的活孩子换了——本来是为了确保是儿子才这么玩儿的。

    毕竟当时隔壁的姨娘也怀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国公夫人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死的,这才赶紧换上了活的儿子房。而隔壁姨娘却生了个女儿,也是病病歪歪的,没活过满月就没了。

    所以说,可能是老国公爷的身体问题,子嗣艰难,以至于这么多年都没有其他的孩子,让世子爷一家独大,成了一个著名的纨绔。

    老国公夫人对这个假儿子也没有什么母爱,只是让他活着就好。

    估计她也知道是老国公爷的问题了。

    不然这么二十多年过去了,后院儿的女人进了那么多,却居然一个人的肚子都没有动静儿,这就奇了。

    这一次莫郁来了个现场直播,整个国公府的所有秘密就全部大白于天下了。

    真·大白于天下的那种。

    原来老国公不能生,是因为那个宠妾给老国公爷下了绝子药——因为她根本就不愿意进府伺候老国公爷,自己在外头有个情人,甚至都还已经私定终身了,然后却被迫分离了。

    甚至根本就不想给老国公爷生孩子,怀孕之后还想堕胎,但是遗憾的是没有成功,不过也伤了自己和孩子的根本,导致孩子生下来之后十分孱弱,没有活过三岁就夭折了。

    至于那位宠妾更是生了孩子没多久就没了,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了。

    这本来是个大悲剧,估计那宠妾在被宠幸的时候也激烈反抗过,但是这些都被老国公爷当成了“情趣”,这就……

    反正这一家子都还是挺一言难尽的。

    大家酣畅淋漓地吃了一场瓜,又一次对莫郁的超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后愈发想要多跟莫郁共事了。

    虽然说有可能跟那位世子那样,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但是这才够刺激不是。

    京中女眷们圈子里也渐渐流传出了莫郁的大名,大家都知道林家有个小公子,生得极其玉雪聪明、文雅漂亮,更奇的是,有着一项神奇的本领,能够“知过去未来事”,随便接触一下,就能够受益匪浅。

    特指是上知天文,下知她们的老公们到底有几个私生子女,或者说还有几个好妹妹……

    这就厉害了。

    所以,自从那件事儿之后,莫郁倒是愈发受欢迎了,也是一件奇事儿。

    至少系统零零六都感觉有些理解不了。

    它拥有着超高速运算的智脑,但是却果然还是理解不了这些人类的想法啊。

    为什么她们都不害怕自己的八卦被它的宿主给八卦出来呢?

    这简直不科学。

    难道说,她们自己没有八卦吗?

    这也不可能啊。

    系统零零六不理解,但是系统零零六不说。因为它到现在都还不敢告诉宿主,他的心声一直搁这儿外放着呢……

    行吧,凑合过吧,还能离了咋地。

    系统零零六习惯性地宽慰了自己一把,然后就继续投入到各种八卦的搜集事业中去了——还别说,一开始它还挺嫌弃这个工作的,现在居然已经习惯了,还蛮有意思的。

    按下众人和系统的反应不提。

    只说莫郁,因着近来的日子过得太过于风平浪静,甚至连个像样的八卦都没有——对此,系统零零六表示,这完全是因为,附近的这一群人的八卦都已经被您老给八完了好伐。

    所以他已经无聊到开始啥都不想了。

    也是因为这个,他今儿偶然地想了点儿东西,就感觉到了劳累了。

    偏偏康师傅不知道为啥又闹了小脾气,少不得还得费些心力来哄他了。

    无奈“屋漏偏逢连夜雨”,他正想着发挥一番自己高超的演技,却不料因为心声全部透露,这点儿“阳奉阴违”的小心思直接都曝光了,把康师傅气得更狠,甚至都动了要治他的罪的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也就只是稍微掠过了康师傅的脑子,一瞬间的功夫,就被他给抛在了脑后了。

    因为莫郁真的病了。

    也没有什么征兆,就是好好说着话,忽然就倒地了——要不是旁边儿的十三阿哥眼疾手快地扶住他,他就真得跟一截儿木头桩子似得倒在地上了。

    十三阿哥吓了一跳,因为他就在跟前儿,所以马上就能够感受到了莫郁体征的变化——忽然倒地,心跳骤停,呼吸停止,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他着急地呼唤着莫郁的名字,眼泪都要下来了,康师傅却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以为莫郁在装病——毕竟这一招莫郁之前也不是没有用过。

    考虑到这小子一贯滑头的很,不是想点儿什么新鲜的狗血八卦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就是玩儿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这种把戏,康师傅委实是不想再上当了。

    故此,他只是冷哼了一声道:“行了!别装了!你再这么着,朕可真的要治你的罪了……”

    康师傅原本还想着说几句硬话吓唬吓唬莫郁来着,毕竟莫郁最近的表现真的是愈发不像样了。他对莫郁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孩子天资聪颖,又不知道有什么奇遇,居然能够知道这么多事儿——其实他隐约也猜到了莫郁的来历不凡,但是也不想想那么多。

    毕竟这个世界有个说法是,要是道破了“神仙”的来历,那老天爷可能会把这个“神仙”给叫回去,那样就不好了。

    康师傅还是挺相信这些的,所以对待莫郁一直都是一种有点儿暧昧的态度。既不会真的治他的罪,又想着时不时地敲打他一下。

    当然这中间的分寸其实还是挺难把握的,他就经常把握不住,在该对莫郁严厉的时候忍不住心软……

    无数次了,每次他想要硬起心肠对莫郁“小惩大诫”的时候,都会失败。

    不是这孩子又进献了什么新奇的利国利民的好法子、新技术,就是这孩子又爆了一个什么大瓜——这些大瓜不管多离谱也好,最后都会被证明是真的。

    而且每次爆了这种大瓜之后,随之而来的都是一大笔国库进账。

    就说上次那个他远房堂弟一家子的事儿吧。

    还没等他下旨处置这一家子欺君之罪,人家一家子已经自行解决了。

    老国公爷醒了之后就疯了,直接杀了正妻和宠妾,然后就被红了眼的世子给杀了……哦,也不算是被杀了,大约是互殴致死。

    因为世子也被他砍成了重伤,没几天就死在了大牢里了——别问为啥在大牢里,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占了辅国公家世子的位置二十多年了,又杀了他爹辅国公,这每一条可都是重罪啊。

    就算辅国公不是他亲爹,也是实实在在地养了他二十几年的。

    这跟“弑父”有啥区别?

    在这个世界里头,这可是仅次于“弑君”的大罪了。

    欺君加上弑父,不当场处死已经很有人道主义精神了,只是丢进大牢那都是相当给面子了。

    反正看他的伤势,就算不处死也活不了几天了。

    于是短短几天之内,辅国公一家子人就都没了。

    这个时候,一些苦主们就都敢找上门来状告了。

    原来老辅国公这么多年来为了生儿子最主要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直在强抢民女,逼良为妾。

    奈何国公夫人也是个悍妇,所有进了国公府后院儿的姑娘,无一例外被她打压残害,可以说这夫妇两真是一对儿极品,着实天怒人怨了。

    至于那位世子,倒是有点儿冤枉。

    不过这冤枉也是十分有限,因为他吃喝嫖赌无一不精,之前也霍霍过不少小姑娘。就是遇到了这个小白花儿“卖身葬兄”惨遭仇家追杀,才忽然转性,说什么遇到了真爱,从此收心了。

    至于那小白花儿的身世就更加厉害了。

    她那根本不是“卖身葬兄”,也没有什么仇家要杀她,不过就是花了几钱银子找来的演员罢了。

    至于她的真实身份,居然是邻省一个串通情夫杀了丈夫的“潘金莲”一样的人物。

    她那情夫当场就被她夫家的人给杀了,因为怕被夫家的追杀才逃跑到了京城来的。

    看上了辅国公府,也是觉得世子这样子单蠢好骗。

    至于进了府之后,发现老子比儿子更好骗,而且还可能死的早,那就更加完美了。

    说起来这一家子都是狗咬狗罢了。

    而且还牵扯到了各种贪污受贿、抢占田地、卖官鬻爵的事儿,这不是国库的银子又要来了?

    既然有苦主们都来状告了,都察院立刻行动了起来,林如海等人亲自负责这个案子,很快就告破了好几起大案。

    顺便还把辅国公府的家底儿给整理了一番,最后折算了好几百万两银子——真是,要不然国库怎么就这么空虚呢,都是被这些蛀虫们给掏空了的。

    想到这个事儿,康师傅不免又心软了。

    这孩子虽然时常给人一个“惊吓”,但总体看还是好的,别的不说,就冲着这没事儿就能够给国库提供几百万两银子这个事儿,就是个人才了。

    对于这种人才,康师傅的忍耐力总是非常高的。

    说他惜才也好,惜财也罢,反正他是舍不得处置莫郁的了。

    还是那句话,就算如此,他也难免时不时地会有些小情绪——谁还不是个小公举了,就你林默玉是个宝宝,朕也没有受过这种气啊……

    自从斗倒了鳌拜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这么憋屈过了,不过这种憋屈好像跟鳌拜那个时候又不一样。

    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现在这种憋屈是他心甘情愿的成分居多。而鳌拜那个时候,就完全是被迫的了。

    纠结了这么一番之后,康师傅已经准备“原谅”莫郁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莫郁并没有如同他预想的那样活泼泼地跳起来继续跟他废话。

    哪怕是连心声都没有。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啊,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着十三阿哥那惊慌失措、恐惧慌张的表情,康师傅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当即也几步走到了莫郁身边儿,跟着查看起莫郁的情况来。

    哪怕他不通医理,也能够看出来莫郁现在这个样子很是不好。

    脸色都不是发白了,甚至都已经开始发青,这可不是什么活人该有的面色啊,再看他呼吸也没了,心跳也没了,那不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康师傅这下子也害怕了,当即大声吩咐人去请太医,一边儿开始跟着十三阿哥一起呼唤起来。

    “林默玉,朕命令你快起来,只要你睁开眼睛,朕一切都既往不咎,朕还要封赏你,朕还给要你升官儿的……”

    即便已经经历过很多次儿子夭折、亲人去世的场面,康师傅还是无法适应这种场面。

    十三阿哥更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近距离地陷入死亡,简直就是慌得一批。

    太子倒是仍然很是冷静,甚至还命人赶紧把两位主子爷扶住,特别是康师傅,可别因为一个大臣家的小儿子把自个儿的身体弄垮了。

    其实太子这话是很在理的,也是看重跟康师傅的父子感情才这么说的。

    偏偏康师傅这个时候正处在“马上就要再次失去亲人”的应激状态之中,立刻就如同一只炸了毛的猫一样爆发了。

    “太子你这是什么反应?见到人家生病你就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虽然林默玉不是你弟弟,但是好歹也是跟着咱们大江南北走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每天都在宫里头遇到,你就一点儿同情之情都不见?”

    太子当场就愣了。

    估计是寻思这算是怎么个事儿?

    合着您老也知道这林默玉不是我弟弟啊?

    我寻思一个大臣家的儿子,跟我关系也没有多亲近——甚至还因为这小子邪门儿的那个什么心声外放,没有少给我添麻烦,就连“废太子”的话都不知道暗地里哔哔了多少次了,就这还让我喜欢他?

    这让我怎么喜欢得起来?

    而且不说这种外人了,就是我的亲弟弟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个了,说实话,都看得麻木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他们都死了我才高兴呢,毕竟现在这几个长大成人了的弟弟,哪个是省心的呢?

    跟我一个出生就是太子的人谈什么“兄友弟恭”,您怕不是在逗我?

    太子有些愣怔,所以就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接住康师傅的话——老爷子当然就更生气了。

    好哇,之前还觉得你最近安静沉默了很多,是成熟了、稳重了,结果根本不是。反倒是越长越回去了?

    这已经都不是人类了。

    如此冷血无情,根本就不是个合格储君该有的模样。

    在这个瞬间,之前莫郁心声里头的那些话语又开始在康师傅的耳边萦绕了起来。

    【太子的性格其实真的不太适合当皇帝。主要就是占个出身好的便宜,其实才能根本就排不到前面,充其量也就比大阿哥强点儿有限吧。】

    【哦,人家大阿哥还能打仗,算是有特长的,太子呢?特长是喜欢女色,特别是幼女吗?】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康师傅那么英明神武的人,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其实看来看去,四大爷果然还是最适合的。在当下的情况下,还真是需要一个铁血手腕儿,勤俭朴素的人上台的。太子不行,老八也不行。】

    【关于老八,那还真是“东施效颦”,啥事儿都学康师傅,但是却徒有其形,根本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真意嘛。这一点康师傅说得也挺对的。说明康师傅还是挺会看人的。】

    【害,我管这么多干啥呢。要尊重他人命运,相信古人的智慧——不管怎么样,康乾盛世还是挺好的,加油吧!康师傅!我看好你哟……】

    大概是因为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珍贵,康师傅此事此刻想到的全都是莫郁给他的“良言忠告”。

    连“逆耳”都没有,全都是“良言”。

    哎,他们曾经那么好,这孩子虽然年幼,但是很多想法都是跟他不谋而合的。

    可惜这一点,之前他一直没有表达出来。难道说,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吗?

    不要啊!

    “林默玉!朕不准你死!你听话啊!快醒醒啊!”

    早就已经是太医了的张友士赶过来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一幕,他感觉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不是吧?

    谁能告诉他,现在这是个什么情况?

    为什么他们尊贵的万岁爷和十三阿哥都哭成了泪人儿,跟死了亲人似得呢?

    不是?

    太子不是好端端地搁旁边儿站着呢吗?

    这回出巡的就只有万岁爷、太子和十三阿哥三位贵人,他们仨既然都在那里站着,那躺那儿的就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对哦,刚刚传话的公公好像说是林大人,哪个林大人啊?

    张友士往榻上一看,倒是被吓了一跳,原来这林大人居然是个孩子。

    而且还是他认识的。

    虽然看起来脸色很是吓人,一时间有些不大像了,但细看一下,不就是林如海大人家的小公子吗?

    怎么回事儿,这林大人家的小公子也成了林大人了?

    张友士心中颇为疑惑,但是也没有太过纠缠这个,毕竟救人如救火,医者父母心。

    他首先是个医者,再来才是太医院的当值太医,还是先救人要紧。

    这个时候康师傅和十三阿哥也看到了他,当即就一叠声地招呼他过去。

    张友士也不敢怠慢,当即就上前去给莫郁诊断起来。

    没想到不诊脉不要紧,一诊脉才发现,这孩子居然已经气息全无、脉搏停滞,按照行话来说,已经是个死人了。

    望着殷切看着他的康师傅和十三阿哥,张友士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好在从医这件事儿,他是专业的。

    因为之前也给莫郁诊断过,他对莫郁的体质很是熟悉,知道虽然这孩子体质很弱,也有中过毒素,的确是个不好养活的。

    不过,好在这孩子心态非常好。

    年纪虽然小,但是有着一副开阔疏朗的心胸,简单来说就是,啥事儿都想得挺开的,这种心态就非常成熟,也非常有利于调养身体。

    当时他在苏州的时候就给林家全家看过病。

    林如海和贾敏两个大人主要就是长期的思虑过甚加上毒素侵袭,这才导致身体情况比较差。

    当时有了林家这个小公子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的神奇古方,给他们俩拔除了毒素之后,再细细调养了就行了。

    林家的嫡出姑娘,也就是这位林家小公子的姐姐也是同样的情况。

    那小姑娘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想的事儿是真的不少,虽然不知道她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吧,但是这身体是真得差点儿被她熬坏了。

    至于林家小公子本人,可以说是他们一家子人里身体最差的——他那个时候应该还不满三周岁,整个人就是个出气儿多、进气儿少的状态。

    实在是不管谁看,都只能教家里头人安排后事的程度了。

    张友士当时虽然是被林如海辗转托了很多人才请到的,但是对于这一家子的身体情况都不是很持乐观的态度。

    特别是林家这位小公子。

    他当时给看了最后一次脉,已经觉得无力回天了,便就出了房门儿给林家人说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开始安排后事了。

    万万没想到,当晚这小公子居然熬了过来。

    之后就一天更比一天好了。

    这哪怕是在张友士从医数十年的经历中,也算是最离奇的一次了。

    他始终都没有弄明白,明明是必死的脉象,怎么会忽然活转来。

    但是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儿,偏偏就发生了,还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让他深感诧异之余,也不免对莫郁的身份有了些猜测——老辈儿人有“借尸还魂”的故事,说不好这个林家小公子已经不是那个林家小公子了呢?

    不过这个事儿,当然也是不可能对着林家人说的。

    只要人活着就好。

    他只是个医者,又不是巫师。只管活人的事儿,暂时还管不到死人的。

    之后这林家小公子果然如同张友士猜测得那样“大放异彩”,甚至还带挈了他进了太医院。

    更加不要说那个什么“医学院”了。让本身就是学术研究型的张友士高兴得像个获得了最宝贵玩具的孩子。

    谁不知道他最爱的就是这些新奇的医案,能够接触到西洋医者的治疗方法,那更是跟拿到了头彩一样,简直让他幸福地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所以,他对林家这位小公子一直都是心存感激的。

    觉得是林家小公子给了他如今的生活。

    也因此更加确定了这位林家小公子来历不凡,定然会大富大贵、前途不可限量。

    万万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他再见到这位林家小公子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这榻上的一具“尸体”?

    哪怕是他已经见惯了生死,此时此刻也不由得悲从中来。

    偏偏他还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现场就只有他是专业的,如果他都慌了这个场面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故此,张友士很快就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立刻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针箱,取出几枚银针,找准了穴位刺了进去。

    现在就是主打一个“死马当活马医”,反正情况已经不可能再差了。

    张友士心中慌乱,手却稳得一批,三下五除二就把手里头的十几根银针都扎进了莫郁的身体里。

    可惜莫郁还是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反应。

    张友士心中愈发慌乱,但是面上却仍是无比平静,甚至连手都没有抖——他从来没有如此确定,这个小娃娃的命现在就握在他的手里,而他一定要把这孩子给救活……

    扎了穴位没有反应不要紧,咱们还能继续往深里头捻。

    然后还没反应的话,就再上熏艾、药浴,反正只要他不说没救了,这事儿就没完……

    可惜等他把十八般武艺都用完了,莫郁还是没有反应。

    他的冷汗终于下来了。

    不是吧?

    真的没了?

    不能啊……

    十三阿哥已经哭得泣不成声,康师傅的眼圈儿也红了,只有太子依然很是冷静,哪怕刚刚被康师傅训斥了一顿,也没有让他心情变差——好耶,这邪门的小鬼终于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当面给孤没脸了……

    张友士颓然地跪倒在地,正准备伏地请罪,宣布莫郁“抢救无效”,却不料莫郁忽然在这个时候有了动静。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更新,爬走!

    第114章 奇遇

    莫郁仿佛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中他似乎来到了一处神秘的仙境。

    虽然说他不是很懂这中间的原理,但是总感觉这一幕有点儿熟悉。

    这种感觉随着他看清楚这仙境的构造之后愈发明显了。

    “洞天福地”“太虚幻境”?

    不是吧?

    这不是破石头要去的地方吗?

    怎么也叫他来了?

    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莫郁一脸懵逼,但是发现这个地方根本找不到什么出口,不说出口了,就连边界都没有,那到底要怎么离开呢?

    一瞬间,盗梦空间、穆赫兰道之类的电影片段开始在他脑海里浮现……等等,搏击俱乐部为啥也来了,他真的没疯啊(不是)。

    就在他在那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间眼前白光一闪,出现了一队身着锦衣、花容月貌的仙女。

    打头的那位,的确漂亮之极,似乎是综合了钗黛卿云各色美人的优点,美得实在是有些不太像是凡人了。

    饶是莫郁根本就没有到喜欢美女的年纪,看到这种级别的美人,精神也不免为之一振,略微出了一回神。

    那美人便就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巧笑倩兮,含情脉脉道:“公子可算来了?教咱们好等。”

    莫郁傻了,心道,这不对吧?

    台词儿好像不是这种来着。

    他记得原著里头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时候,那警幻仙子和众位仙姑们可不是这么跟他说话的。

    虽然说不至于恶言相向,但也绝对不是这么好声好气。

    似乎是警幻仙子还看在初代宁国公、荣国公的面子上对贾宝玉客客气气的。

    但是其他那些仙姑们就老大不客气了。

    甚至有一位还专门当面儿抱怨了起来,说什么“明明说好了今日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所以她们才专门在此等着呢,万万没想到,居然来了这么一个蠢物……

    对,人家仙女小姐姐直接就管贾宝玉叫蠢物——他的本体就是那块无才补天的石头,虽然说杜撰了一个什么“神瑛侍者”的名号,却也不过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他就是那石头,那石头就是他,说来说去,所谓的“瑛”,也就是块石头罢了。

    加了一个“神”字儿,也就是个有仙气儿的石头,正好合了那五色彩石的名儿。

    原著里头啥都说清楚了,不过就是玩儿了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罢了。

    曹大大还真的有够调皮的。

    莫郁又开始习惯性地心内吐槽,却不料那几位仙女俱都掩面笑了起来。

    一个身着红衣的道:“警幻姐姐,您看公子他,还是那么有趣儿。”

    另一个蓝衣的道:“谁说不是呢?哪怕公子不记得咱们了,也还是那么有趣儿,不像那蠢物,偏姐姐好心,答应了贾家那俩老头子,没的扫兴。”

    其他颜色彩衣的仙女们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虽然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但是端的是燕语莺声、十分悦耳动听。

    再加上她们如花的容颜、鲜艳的彩衣,愈发让这么一个梦境美不胜收了。

    莫郁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抵触之意,反正“既来之、则安之”,总不能一直把他留在这里吧。

    于是,仙女们叫他吃酒他就吃,听曲儿他就听,流程跟原著里头倒是差不多,不过仙女们对他的态度却完全不同了。

    可以说,在面对着贾宝玉的时候,是满满的嫌弃,但是在对着莫郁的时候,就是满满的爱意了……

    没错,那种慈爱中混着着娇俏的感觉,着实让莫郁有些起鸡皮疙瘩。

    不是,姐姐们,咱们别这样行不,有事儿说事儿,别动手动脚的呀……

    然而他只有小小的一个身体,根本就无力逃脱仙女姐姐的蹂躏……这就非常悲伤了。

    虽然仙女姐姐们都很漂亮,也不带这样欺负人的吧?

    莫郁反抗无果,便就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他喝着仙露果酒,品着“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着实好好欣赏了一番美酒美食,然后又听了“红楼梦十二曲”,参观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

    完全是重复了一遍贾宝玉的旅行路线,可见,这太虚幻境,大约也就这么些特色了。

    好在不管他是表现出感兴趣还是不耐烦,仙女姐姐们都很是耐心,没有一个人表现出来对他有任何厌烦或者不敬的意思。

    这就有意思了。

    甚至让莫郁感觉自己莫不是个什么有身份的大人物?

    他心念转动间,不由得又开始呼唤起系统零零六来。

    然而,让他诧异的是,这一次系统零零六并没有马上给他回应。

    以往这货哪怕是莫郁不召唤它,它都要主动往上凑活的——虽然不知道为啥它经常都是干劲儿满满地喊着什么“宿主雄起”,但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反而觉得这货有点儿可爱了起来。

    反正就是,慢慢习惯了它的存在。

    毕竟,在这个世界,也就只有他们俩算是“外来者”了。

    有点儿那么一种相依为命的意思。

    莫郁之前一直没有表达这个意思,也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矫情的人,但是直到此时才感觉,自己居然跟系统产生了感情……

    好吧,用文艺一点儿的说法是“羁绊”来着吧?

    真是,怪肉麻的。

    所以这货今天到底是怎么了,难道说是生气了?

    不应该吧?

    但是任凭莫郁怎么呼唤,系统零零六却跟消失了一样,根本什么反应都没有。

    莫郁猛然想起从进入这个幻境开始系统零零六就没有反应了,难道说它从那个时候就……

    莫郁心中忽然涌上一股巨大的空洞和茫然,虽然说做他们这行的最忌讳跟系统什么的产生感情,但是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天啊,他的统子呢?

    他那么大一个统子呢?

    怎么就不见了?

    难道说它就这么没了吗?

    不要啊啊啊啊……

    莫郁忍不住在心中大喊,没想到那几位仙女小姐姐瞬间就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莫郁却根本不管这些,仍在继续发泄情绪——什么茫然啦、恐惧啦、孤独啦、愤怒啦,统统都发泄了出来。

    一开始还只是在心里呐喊,然后渐渐开始喊出了声音。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在现世世界里头,他仍然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没有呼吸也没有心跳,宛若一个死人。

    所谓的“我的沉默震耳欲聋”这大概也是一种吧。

    说来也奇怪,莫郁这么不管不顾地大喊了一通之后,居然感觉身体轻盈了不少。

    他试着动了动手脚,果然好像能动了。

    然后也渐渐听到了一些嘈杂的声音。

    嗯?

    似乎是康师傅的声音。

    还有十三阿哥。

    还有……这是张友士?

    他们在说什么?

    谁死了?

    莫郁心中好奇,身体却偏偏不能动,不过这也并没有难倒他,他稍微缓了一下,便就按照记忆中“八段锦”的动作要领来了一套……

    没办法,拜前公司老板爱好养生的好习惯所赐,这是身为社畜的莫郁唯一熟悉的运动——类似于读书时候的“第七套广播体操”……

    啊,这么一说,好像做一下“第七套广播体操”也蛮不错的。

    莫郁一边儿想,一边儿试着活动身体,虽然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用,但是慢慢地,他终于恢复了知觉。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感觉身体好几个地方都传来刺痛——更准确的说是又酸又胀还刺痛,别提多难受了。

    莫郁当然没忍住,“嗷”地一声就喊了出来。

    然后就跟急速跑过来的张友士来了一个大眼瞪小眼……

    张友士花白的头发已经都被汗水浸湿,显见得是之前花费了不少心力,这些长长的银针肯定就是他的杰作了。

    莫郁还是没忍住哼唧了一声,倒是把张友士给逗笑了。

    他一边儿继续手脚麻利地在莫郁身边儿往来穿梭、下手拔针,一边儿笑着道:“林大人这次可是好睡,差点儿把我们给吓坏了……万岁爷和十三爷都在边儿上守着您,生怕您有什么事儿呢。”

    张友士这话说的就十分艺术,他不说一个“死”字儿,甚至连“病重”这种字眼儿都没有用,就完美表达出了“你的病挺严重”“但是我的医术很牛逼把你救回来了”“你的圣恩日隆,连万岁爷和十三阿哥都这么看重你”……

    所以说,活该人家能够步步高升了。

    好在,他便宜老爹林如海也行。

    至于康师傅那就更是人精了。

    除了十三阿哥,好像大家都挺会的。

    哦,太子好像也除外。

    想到这里,莫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然后再次发现康师傅他们的面上都露出了很是无语的表情。

    围着他床榻原本站了一大圈儿人,康师傅这么一吩咐人,大家肯定就立刻散开了。

    毕竟,原本大家只是以为这林家的小公子怕是不行了,多半是要准备丧事儿的了,才会聚拢过来。

    谁都知道林家这位小公子来历不凡,能够“知晓过去未来事”,甚至还能够结合每个人的情况给降下“神谕”,这种“活神仙”,那不赶紧抱住大腿,更待何时?

    就是抱着这种想法,他们才都围过来的,就想着看林家的这小公子临死的时候会不会“爆金币”,谁料道莫郁不但没死,甚至还直接活了过来,就跟什么事儿都没有似得,这还不把他们都吓一跳?

    当然,要是能够不死肯定是更好的,只有活的“神仙”才是大家的神仙嘛。

    众人愣怔之后,就欢欢喜喜地散开去。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所有人里头,最不高兴的就是太子了。

    他原本以为林家这小鬼这次肯定是死定了,没想到莫郁居然清醒了过来,这就让他非常难受了。

    特别是之前他刚刚因为“不够焦急哀痛”而被康师傅给训斥过,不过他因为想着林家这小鬼马上就要死了,被训斥几句就训斥几句呗,就当提前庆祝了。

    这会子莫郁居然又活了过来,这简直不就是白白被骂了嘛。

    就,很生气。

    更惨的是,康师傅这会儿又看到他杵在角落里,不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当着大家的面儿直接又把太子叫过来训斥了一番,甚至押着他给莫郁道歉,愈发让太子灰头土脸了。

    莫郁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的。

    毕竟他今天自己都没有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友士给他处理完残留的银针们,又给他重新请过了平安脉之后,才总算是放过了他。

    大约是考虑到刚刚他那种类似“尸厥症”的症状有点儿吓人,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张友士还是给他开了一贴安身补心的药剂,让他服下了之后好好休息。

    康师傅当然也没有什么异议。

    虽然他们现在仍在御舟之上,但是既然是御舟,那么什么软硬件设施肯定都是全的很的。

    养个病什么的,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何况莫郁根本就没有病。

    他之前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之前那是晕厥了——哦,更准确点儿说是“尸厥”,字面意思就是看起来像是尸体一样,而且还发作得挺突然的。

    莫郁听张友士描述得如此绘声绘色,甚至还有包括康师傅和十三阿哥在内的很多证人,不免就愈发后怕。

    艾玛,这是差点儿就没了呀?

    感情这不是“梦游太虚幻境”,而是“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啊。

    行吧,好像不管哪一个跟他这么一个六岁小屁孩都没有啥关系。

    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和其他的仙女们的确很是漂亮,但是漂亮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

    还不如给点儿好吃的、好喝的比较好。

    虽然也的确是给了,不过那些名儿都太丧气了。莫郁有心给它们改一改名儿,但是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

    改啥名儿,反正这地方以后他也不想来了,她们愿意丧气就丧气吧,到时候正好恶心贾宝玉去。

    听说那位石头哥,来了太虚幻境一趟,是喝了“千红一窟”也没反应,吃了“万艳同杯”也没动容,听了“红楼梦十二曲”也没有触动,及至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也都无知无觉……

    怪不得那些小仙女儿们都觉得他是个蠢物呢。

    果然愚蠢。

    不过这又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又不是贾宝玉的爹,根本没有这个义务管他好吧。

    莫郁默默吐了几句槽,然后终于在张友士的安神汤作用之下睡了过去。

    有种不顾他人死活的任性。

    康师傅见他睡过去了,心里头不免就又是一紧,张友士也下意识地上前去给莫郁切脉,发现脉象平和有力,这才松了口气。

    没办法,之前虽然一直听说林家的小公子身子骨儿不太好,但是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莫郁“发病”……

    他们哪里知道,这也是莫郁自己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发病”。

    其实这哪里是发病啊,纯粹就是“入梦”。

    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原理,但是吧,这种感觉,有点儿像是误入了平行世界,或者是“魂灵出壳”的感觉。

    只不过他进入了那个世界之后,对外界所有的刺激都没有了反应——不然那么长的银针扎进去,他居然什么反应都没有,这简直可怕好吧?

    条件反射都没有了,那跟死人有什么区别?

    完全没有了嘛!

    莫郁对此也是十分后怕,带着一丝恐惧的情绪入梦,再次醒来的时候,还心有余悸。

    真的太吓人了。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莫郁再一次呼唤系统零零六,这一次它终于上线了。

    还是那种黏黏糊糊、咋咋呼呼的风格,只是在莫郁问道它之前的“掉线”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忽然沉默,莫郁再问的时候,就以“问题超权限”为由,拒绝了回答……

    嗯?

    所以这个事儿就愈发有意思了起来了呢。

    莫郁按捺住心中的不快,决定自己找寻答案,不过眼下么,还是陪着康师傅完成这次永定河巡视之旅比较要紧。

    他心里倒是还惦记着这个工作,但是康师傅显然是被他之前“晕死”过去这一下子给整怕了。

    直接就让十三阿哥护送他返航了。

    莫郁想着本来也该回去歇一歇,便就同意了回家,不过还是婉拒了让十三阿哥护送——开什么玩笑,十三阿哥你不赶紧在康师傅刷个好感度,老跟着我干啥?

    我到时候都不一定还能活着呢,你不靠自己,难道还想着靠我吗?

    莫郁看着十三阿哥,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奈何十三阿哥对此却毫不在意,甚至因为他的拒绝而直接眼圈儿红了。

    “林默玉你能不能乖一点?让小爷护送你回家怎么了?”

    莫郁看了十三阿哥一眼,虽然有被他的这种真情实感的兄弟情义感动到,但是果然还是有点儿无法直视了呢……

    他才不会说是因为忽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那些什么“霸道十三爷爱上我”“不负如来不负卿”之类的狗血乱爱文学呢……

    因为那可真的是,太炸裂了。

    莫郁有些不敢多想,完全没有发现十三阿哥的脸色都有些绿了。

    张友士仍在眼观鼻、鼻观心地给莫郁诊断,康师傅站在旁边儿正在努力控制表情——也不知道他是想要生气还是想笑,或者是又想笑又想生气,总之看起来还挺辛苦的。

    周围的大臣和随从们也差不多是同样的表情,这让十三阿哥更是抓狂了。

    于是总算是答应了不再护送莫郁回京,让几个稳妥的侍卫护送他回去了事——要是再呆在一起,他怀疑自己很可能要忍不住把这小鬼给掐死……

    十三阿哥很是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才没有跟莫郁翻脸,莫郁便就乖乖打道回府,并不敢再多说话——虽然不知道为啥十三阿哥这么生气,但是少说话总是不会出错的。

    莫郁坚信着这一点,终于平安回到了家中。

    还没进门儿,得了消息的贾敏和小黛玉便就迎了出来。

    两个人又是月余没见莫郁,自然十分想念,当即就拉着莫郁的手嘘寒问暖,一边儿已经拉着他走回了正房中坐下说话。

    莫郁便就任由她们母女拉着,安置在了正房绣墩上,又被递了一杯热乎乎的人参茶,这次暖暖和和地抱住了茶杯儿,先小口喝了几口,才一一回答了贾敏和小黛玉的问话。

    其实见到贾敏莫郁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见到小黛玉,莫郁却多少感觉有些诧异。

    因着他之前刚刚陪着康师傅出巡永定河的时候就已经接到了贾敏的家书,说是已经把西席先生给请好了。

    这事儿按照正常流程,原本也不用征得莫郁的同意——前头也说了,莫郁现在挂的是在上书房陪太子读书的名号,当然不用找什么西席。

    所以这个西席先生纯粹是为了小黛玉找的。

    既然是给她找的,那么要找个什么样儿的,只要小黛玉喜欢不就行了?

    何必要跟他还说一声呢。

    莫郁心中疑惑,但因着他当时还在外头公干便就也没有来得及细问。

    这会子回到了家中,倒是想起来这个事儿了。

    因笑着问小黛玉道:“姐姐今儿怎么没去上学?”

    小黛玉笑道:“还说呢,还不是因着你今儿要回来,我才专门请了假来看你的。”

    说到了这里,她又忽然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其实先生这几日也身体不适,想着正好也能够让他老人家歇一歇,便也就顺便请假了。”

    小黛玉说得郑重,莫郁便就明白这回的先生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想必是十分之高的了。

    他便也就顺口道:“不知道是什么毛病,可严重吗?若不然请张太医顺路给看看?”

    小黛玉一听就高兴起来,连连说莫郁的这个主意好,又叫他赶紧带路,她要亲自去帮先生请张太医。

    莫郁从来没有见到过小黛玉表现得如此激动,不由得吃了一惊。

    又害怕小黛玉这么激动对身体不好,便就赶紧扶住了她,软言相劝,好说歹说,小黛玉才答应等一会儿慢慢带他们过去。

    然而不过只是刚缓了一口气之后,小黛玉便就急着催大家赶紧去。

    莫郁叹了口气,觉得既然如此,强求也没用,那不如还是去看看算了。

    正好张友士护送他回来还没离开,倒也是顺便。

    张友士对此也是十分配合,毕竟他对林家上下都很有好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于是他们一群人便就朝着外宅的西席馆而去,还没走进,已经听见里头有个人在用山东方言吟诗。

    仔细听时,道是:“旧向长堤缆画桡,秋来秋色倍萧萧※。”

    作者有话要说:

    加班归来,昏昏欲睡,晚点来精修呜呜呜。

    第115章 先生

    此人声线苍老但浑厚、感情悲怆又充沛,虽然口音挺重,但是很有一番潇洒恣意的韵味儿,想来便就是那一位新来的西席先生了。

    可惜才吟了两句诗,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听着都咳到肺了,显见得是病得挺重。

    莫郁有些诧异这位老人家在病中居然都还这么有精神搞创作,一边儿已经习惯性地看向了旁边儿的张友士。

    在看病这件事儿上,这位张太医绝对是专业的。比如,一般的医生必须要经过“望闻问切”四步才能确诊病人患上什么毛病。

    但是张友士不一样,他很多时候只经过前两步就能够完成诊断。

    甚至有时候连人都不用见面儿,只听一下声音就知道。

    今儿就是如此。

    他一听里头那位老爷子的咳嗽声音,就知道这位是啥毛病了。

    见到莫郁投向他的询问目光,张友士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意思是病了,但是不严重,也算是沟通起来十分高效了。

    小黛玉在旁边儿看着,倒是有些不明所以,还以为他们俩在打哑谜,直到莫郁笑着跟她小声解释“先生的病并不严重”“只管相信张太医的医术”等语,她这才放下心来。

    早有人上前敲门,言说“先生可睡下了不曾?姑娘带着哥儿并一位太医来瞧您了”。

    里头那老人的咳嗽声音儿便就戛然而止,少倾,便听得房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想来是披衣下床,趿着鞋出来开门了。

    果然片刻之后,房门就从里头被打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了门口,看起来身形干瘦,精神却十分矍铄,正是林家新任的西席。

    他看了一眼众人,便就率先客气地拱手施礼,笑道:“老朽年纪大了,偶感风寒,耽误了姑娘功课已然愧疚不已,又如何敢劳动东家专程请来太医诊治?”

    小黛玉见状,忙上前请安道:“先生言重了。您身体抱恙,自然该好生休养,旁的事都不必多想,万不必如此见外。”

    数月未见,小黛玉这接人待物的方式也是愈发成熟了。俨然已经有了些贾敏和林如海的风范在身上,真不愧是那两位教导出来的孩子,实在是得到了他们两位的真传了。

    莫郁不由得在心里默默为她喝彩了一番,继而便就被这位先生的谈吐给吸引了。

    怎么说呢。

    作为一个西席先生,他的年纪着实大了些。

    但是看着小黛玉同他的相处就能够发现,此人的人品、学识定然都是得到了她的认可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敬重于他。

    而能够被选来做小黛玉的西席先生,这位老先生本身肯定也是技术水平过硬的。

    就是不知道这位到底是什么来头了。

    搞了半天,这位先生姓什么他都还没来得及问,好在这次他估计会因为“病假”在家休息一段儿时间,有的是机会了解这位西席先生的一切。

    现在么,就还是先请张友士给他诊治诊治吧。

    莫郁打定了这个主意,便就开口对张友士道:“既然这么着,就先烦请张太医给先生看看吧。”

    那西席先生见他们如此,便也就不再坚持,非常配合地将他们都让进了屋子,安静地坐在了八仙桌旁等张友士给他诊断。

    本来么,他还想给莫郁和小黛玉倒茶,被小黛玉和莫郁联手给阻止了。

    小黛玉对此是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数落”起老爷子来:

    “先生您这是干什么?您都还病着呢,怎么还想着照顾我们……您快请坐下,让张太医帮您好好看看吧。”

    那老先生这才听话地坐下,任由张友士诊断。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张友士从随身带着的医箱中取出来一个手枕,示意老先生将手放在上面,然后他也将他自己的手搭在了老先生的手上,屏气凝神,开始了诊脉。

    因为这个气氛太过于安静,让莫郁跟小黛玉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生怕干扰到了张友士的发挥。

    好在张友士一旦进入“医者”的状态,就好像“入定”了一般,对外界的一切动静都失去了反应,与平时那种不管什么话题都能聊上几句的人设判若两人。

    这个等待诊断结果的时间真是过得十分漫长。倒也不是真的过了许久,主要是这种憋住了不太敢呼吸的感觉就十分难熬。

    就在莫郁和小黛玉都有些熬不住的时候,张友士终于从那种“入定”的状态里头出来了。

    他长长呼了口气,看了看莫郁和小黛玉俱都绷着小脸儿、一脸严肃的模样,颇有些忍俊不禁:

    “哥儿,姐儿,两位这是怎么一说?我也没说两位要憋住气、不准出声儿啊。”

    刚刚张友士松了口气的时候,莫郁和小黛玉也忍不住跟着长长呼了一口气,没想到居然因此被张友士打趣,他们俩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既然张友士还有心情开玩笑,那老先生的病情必定就是不严重了。

    他们俩便就彻底放下了心,都忍不住相视一笑。

    可不是嘛,原来他们俩其实是不用跟着憋气的呀……害,实在是太紧张了,一不留神就没注意罢了。

    张友士笑了一回,又捻须沉吟了片刻,便就要过纸笔开始写起了药方来。

    那老先生便要起身去拿纸笔,因莫郁恰好站在距离书桌最近的地方,便主动提出由他代劳——虽然他年纪小,但是好歹比年纪一大把又生着病的老先生更适合走动……

    说实话,这点儿小事儿完全可以请下人们代劳,但是莫郁知道如果是自己或者小黛玉去的话,更显得尊师重道一些。

    而且这原本也是林家的传统来着,少不得也就入乡随俗,把这个优良传统给发扬光大了。

    见到莫郁这么上道,最高兴的就是小黛玉了。张友士也流露出了赞赏的目光,便就是那老先生见了也不免连连点头,想必也在心中赞叹林家教子有方。

    这俩孩子,不管是姑娘还是哥儿,都如此有教养,着实难得,果然来此坐馆是对了的。

    莫郁倒是没有特别关注这几位的表情,主要是他一走近老先生的书桌,就直接震惊了。

    艾玛!

    看看他看到了什么?

    《聊斋志异》?

    天惹!

    不会吧?

    他们家的新家庭教师居然是蒲松龄大仙吗?

    不是吧?

    莫郁感觉自己已经要忍不住原地爆炸、当场发出土拨鼠尖叫,幸好他还记得现在是什么场合,强行忍住了转圈儿尖叫的冲动,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一眼书案上的那一叠儿手稿。

    千真万确,是《聊斋志异》没有错!

    所以说,这个剧情,到底是如何扭曲到,把人家“聊斋先生”弄来他们家来做家庭教师的呢?

    莫郁感觉到了一种幸福的眩晕,他唯一庆幸的是,自己用仅剩的理智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当场尖叫失态。

    遗憾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刚刚的那一番心理活动已经全部暴露在了在场众人的面前——心声外放什么的,真的是太炸裂了。

    也亏得莫郁被“屏蔽”了,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一点。

    这也是系统零零六一直倍感庆幸的一点。

    幸亏如此,它还能继续在宿主这里苟着,不然的话,可能宿主悲愤气恼之下,要选择跟他“同归于尽”了。

    一想到宿主每天都在被公开处刑、宛若一个透明人一样被所有人“读心”,它就感觉自己也跟宿主一样社会性死亡了……

    简直不敢想象宿主知道之后会有多爆炸……

    行吧,好像现在还挺安全的,估计是跟出厂bug配套的防护措施吧。

    蛮好的。

    以后有机会回去那边儿的世界的话,就给主神大大一个五星好评罢。

    系统零零六默默地在自己的备忘录里记录下了这一句,然后就悄悄下线了。

    之前那一次机械乱流的事儿它还没解决完,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宿主说不定真的会被抹杀掉,那可就不好了。

    它才不要这种事儿发生呢!

    它可是史上最强系统,这点儿小事儿,根本难不倒它……哼,敢干扰它跟宿主的链接信号,看六子我不弄死你们……

    解决和补偿方案不到位,它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现在只不过拿来一点儿利息罢了,其他的咱们慢慢算。

    系统零零六默默“看”了一眼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的宿主,十分欣慰地下了线,按诗仙太白的说法,正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没错儿,蒲松龄成了林家西席先生这事儿,正是统子它一手促成的。

    毕竟这可是后世很多人类的偶像来着,看宿主这表现,他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员,幸好这一次走对了一步棋,总觉得以后万一“真相大白”的时候,宿主又能多原谅他一点儿了呢。

    嘿嘿嘿,真好呀。

    然而系统零零六的这种自娱自乐的碎碎念并没有传达到莫郁那里。

    他还沉浸在见到偶像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艾玛!活的蒲松龄耶!《聊斋志异》的初稿耶!麻麻!我见到偶像啦!开心心!】

    【天惹!要怎么告诉蒲老师他的《聊斋志异》超火的!真正的流芳百世了属于是。特别是那篇《罗刹海市》,都被改编成流行歌曲啦,妥妥滴大IP啊!】

    【不过,蒲老师您跑京城来是要干啥?您不是应该在山东老家的吗?总不能是专门来我们家坐馆的吧?】

    【……所以您老不是又来准备科举考试的吧?听学生一句话,您老还是死了这条心罢。科举考试什么的,您老这辈子都没戏,还是洗洗睡罢。】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不知道有米有亲猜到先生的身份。

    顺便补一个上章末尾的诗句※“旧向长堤缆画桡,秋来秋色倍萧萧”就是出自蒲松龄老先生的诗了。

    这个月鱼鱼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今天先更一个三千字,剩下三千晚点儿更上来,会尽量多更的。捂脸跑走。

    第116章 造化

    莫郁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头碎碎念,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心声全部都被同步外放了出来。

    屋子里的几人听到这些话,真可谓是五味陈杂、表情各异。

    作为莫郁心声议论的当事人,蒲松龄自然是首当其冲,承受了绝大部分的冲击。

    一开始,他当然是十分惊诧的。

    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心声外放”的场面。

    普通人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都难免会感觉到万分震惊的,蒲松龄也不例外。

    但是他到底是能够写作出来《聊斋志异》的大佬,向来以想象力出众、胆子奇大闻名于世,这种场面对于他来说,虽然新奇,但也不至于到恐惧的地步。

    果然在非常短暂的震惊之后,涌上他心头的更多的还是惊喜。

    怎么会有人会“心音”传声?

    是神仙吗?

    还是妖怪?

    这简直是太有趣儿、太带感了有没有?

    ……

    是的,在“志怪故事之王”蒲松龄老师的眼中,所有的奇闻异事都是他创作的素材——惊慌?恐惧?不存在的。

    不过就是个新故事素材罢了。

    正好他的新文不知道写啥,这不是现成的就来了。

    本来么,蒲老师对这种状态还是挺满意的,毕竟积累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至少比他的本职工作家庭教师更有意思。

    是的,蒲老师虽然一生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坐馆,但是其实他并不热爱家庭教师这个职业。

    他的最爱,只有两件事儿,一个是写书,一个是科举,其他,什么,生活啦、事业啦、爱情啦,都是浮云。

    蒲老师以六十五岁高龄,远离家人来此处坐馆,还是应了友人王士桢所托,专程离开了山东老家,来京城换换环境的。

    这位王士桢就是今年十月份康师傅出发去巡视永定河的时候才罢免的刑部尚书,主要是他已经七十一岁了,是时候退休回家了。

    没错儿,王大人就是山东人,他还跟蒲老师之前坐馆的西铺村毕刺史家有亲戚。

    历史记载蒲老师在毕家做了三十年家庭教师,可以说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了。

    因为这样的关系,被退休的王大人引荐一下进京城是很正常的事儿。主要是蒲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科举之心还没死,有能进京增长见识的机会,那肯定是想试一试的。

    特别是听说是前科探花、如今的左副都御史林大人家,那他更是非常愿意来了。

    说起来蒲老师的一生,也真是令人唏嘘。

    他原本有着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开局——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小地主家庭,家里几代人都读书有成,中了好几个秀才、贡生,只是可惜没有能够中举。

    到了蒲老师爸爸那一辈儿,老爷子也是从小苦读,立刻科举兴家的,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因为才华横溢闻名乡里,可惜最后多次科举都失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着实是太打击了。

    好在备受打击了之后,蒲爸爸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不是读书科举的那块料,然后就愤而转了专业,开始专攻经商。

    蒲家在本地还是有一定的名声的,毕竟是经营了好几代人了,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到一整个村子里头都是他们家族的人。

    甚至整个村子都因为他们蒲家的人太多了,而改名叫做了“蒲家庄”,就,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

    蒲爸爸因为科举不成功,转而开始做生意,没有想到居然一发不可收拾,直接让他们家成为了蒲家庄的首富。

    所以说,人为啥非得要死磕一条路呢?科举考试毕竟是少数派的游戏,如果有做生意、赚大钱的天赋,那为啥不快快乐乐地丢下八股文,跑去发大财呢?

    反正蒲爸爸这么干了,所以他很快乐地度过了大半生,就是唯一有着一个遗憾——他们家到底还是没出来一个读书人,连个秀才都没有中上。

    好在他还有儿子。

    几个儿子里头,他觉得他的小儿子蒲松龄最为聪慧,这孩子也是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展现出了读书的天赋。

    于是蒲爸爸十分贴心地帮儿子设计好了人生道路。

    先成家,后举业。

    蒲老师十八岁的时候,蒲爸爸做主让他跟早就定下婚约的刘家女成了亲。

    大约是这位刘家姑娘很旺夫,婚后一年,蒲老师第一次去参加了童子试,没有想到一鸣惊人,直接拿了县、府、道三试第一,成了时任山东学政施闰章的弟子。

    有小道消息称,蒲老师当时年轻气盛,仗着自己才华横溢,在童子试的考场上放飞自我、自由发挥,并没有按照八股文既定的规则应试作文,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与特长,写了一篇悬疑小说……

    这就……

    莫郁听系统零零六给他八卦蒲老师当年的壮举,简直忍不住当场滑跪,给他老人家疯狂喊“六六六”。

    拜托,那可是科举考试!

    他老人家怎么敢如此儿戏?!

    实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亦或者说是“艺高人胆大”罢。

    搁在现世来说,这简直就是在高考的时候面对着指定议论文文体的考卷儿,现场写了首诗……

    一般来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因为“逾距”而直接被判考试无效。

    但是蒲老师他运气好,遇到了时任山东学政施大人,被慧眼识珠了——施大人看惯了各种各样的八股文,正在腻味的时候,猛然见到这么一篇特立独行的悬疑小说,整个人都震惊了。

    这简直就是惊世之才呀!

    必须给第一名。

    不给头名简直说不过去。

    他是山东学政,那可不对区区一个童子试的名次前后有重大影响。

    于是蒲老师喜提头名,可以说是一炮而红,打响了科举考试的第一枪。

    还是开门红。

    奈何“福兮祸之所伏”,这么好的一个开头,却并没有给蒲老师带来锦绣前程。

    从21岁开始,他接连考了四十多年,也没有能够考中举人,一直止步在秀才的功名,没能更进一步,到了七十一岁的时候,才被“扶贫”了一个贡生。

    但是显然这个所谓的贡生含金量并不高,基本上就是个“安慰奖”了。

    至于失败的原因,也有人专门分析过,其实就是蒲老师的想象力过于丰富、思维过于跳跃,更擅长文学创作而不是科举八股文。

    毕竟是能够写出世界名著《聊斋志异》的大佬,写不来死死板板、一点儿意思都没有的八股文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如果说一开始他没能通过童子试,加上年纪还小,再遇到一个擅长八股考试的老师,说不定还有机会挽救——毕竟蒲老师一生的追求也就两件事儿。

    一是写书,二是科举考试。

    很难说孰先孰后,但是看他对科举考试的坚持,甚至连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在坚持参加科考的执着来看,这个事儿在他心里头的位置还是挺重的。

    但是吧,那位山东学政施大人,其实也对科举考试不熟悉,只是因为这种类似“知遇之恩”的原因成了蒲老师的“导师”,实际上并不能给他什么专业的科举应试指导,甚至还因为占了他这个“恩师”的位置,让他根本不能转投其他科举辅导大佬门下,多少有些命运弄人的意思。

    所以,如果十九岁的蒲老师的第一次童子试没有遇到施学政,说不定又是另一番命运了。

    那估计就是世界上少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多了一个可能仍旧是屡试不第或者勉强中了举人但是也不过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小官员的蒲大人了。

    所以说,这个事儿说起来,竟成了“成也萧何败萧何”了。

    可见世事难料,从开头看,终究不知道一生的境遇如何。

    不管如何,蒲老师如今已经年过花甲,看看地已经是风烛残年,现在距离他得到那个“贡生”的“安慰奖”还有几年的时间,所以他不在家里好好等着,跑来京城干啥呢?

    居然还来他们林家坐馆?

    这个事儿真是有够玄幻的了。

    莫郁的心声还是在持续不断地外放,蒲松龄却已经渐渐冷静了下来。

    他现在已经听明白了这孩子是在“预言”他的人生。

    虽然不知道这小公子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他所说的的确就是自己的一生。

    不管是从家世渊源,还是从人生际遇,他的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被这小公子随手拈来、信口评价,让他恍然之间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是啊,他这一生所求的唯有两件事儿。

    一件是写书,一件是科举。

    林家小公子说的很对,的确是如此没有错。

    但是六十多年过去,他还以为自己科举不成,写书也不过只是闲暇之余的自娱自乐罢了。

    虽然说这部书稿尚未写成就已经被很多友人喜爱,争相传阅,但是他的确也是从未想过,这本书居然能够流传下去,还“流芳百世”了。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知道了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蒲老师表示很高兴。

    至于科举考试,他之前的确还心存执念,如今被这小公子点破,倒是忽然清醒了过来。

    是啊,考了一辈子、努力了一辈子,终究还是失败了,有时候,真的是时也命也。

    既然写书有成,那这辈子也不算白过了。

    蒲老师低头想了一回,终于豁然开朗,正想着怎么跟林家小公子道谢,顺便想问一问他的书有多受欢迎,却不料那林家小公子接下来的心声又来了。

    【而且呀,蒲老师,不是我说您,您这么一天到晚到处跑,完全不着家也不太好啊!别的不说,您的夫人十五岁就嫁给您了,如今都快五十年了,您都不多陪陪她吗?小心以后想要陪都没有机会了,最终后悔莫及啊!】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更完爬走!

    第117章 结发

    蒲松龄听到莫郁这句话,浑身不由得一震。

    他现在已经不再关心到底为何这位林家小公子居然能够知道关于他还有他们家人的这么多事儿了。

    一旦接受了这位小公子“并非凡人”的设定,很多原本应该觉得匪夷所思的事儿都显得十分顺理成章起来。

    毕竟他本来也就喜欢这些奇奇怪怪的事件,当然接受度也就超高啦。

    却魅之后,蒲老师看着莫郁也就愈发亲切,倒也真是认真听起莫郁心声外放的那些话来了。

    之前莫郁说他的那本儿《聊斋志异》在后世会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著已经很是让蒲老师心潮澎湃,然后莫郁又说他的科举之路这辈子都不会顺又让他不胜唏嘘——好在蒲老师都已经是这把年纪,其实这辈子的科举之路结局如何也已经尘埃落定。

    谁家有六十五,哦,不对是七十岁的举人啊。

    什么?

    你说本朝那位年纪超大的、去年才中了状元的王式丹?

    虽然去年他高中状元的时候已经五十八周岁了,可以说是相当高龄了,不愧是号称“大清最年长状元”而载入史册的人物。

    但就算如此,这位王状元中举的时候也比蒲老师现在的岁数年轻多了,按照他参加殿试的年纪推算,他中举的时候至少已经五十七周岁了。

    但是他中秀才的年纪是二十七周岁。

    所以这位王状元也是一连考了三十年乡试都没有中,的确跟蒲老师的遭遇很是相似。

    这位王状元的才华毋庸置疑是非常出众的,不然也不会中举之后,连中会元和状元。甚至还有小道消息称,王状元中举那次的卷子,考官初评也是第一名来着,就是后来被人复评了一下,被换成了第一名。

    但是新换上去的那一位的试卷远远比不上王状元的,甚至都有人专门为了这件事儿而做了一首诗,替王状元惋惜——他原本应该是乡试的解元的,这样就是又一个“连中三元”的神话了。

    想一想屡试不第三十年到“最年长状元”加上“连中三元”,该会是多么完美的神话呀。

    而且这得多高的才华、多强的气运才能达到呢!

    就这样的天选之子还被康师傅嫌弃得不行,说人家是“聋子”,根本没有得到什么重用,何况是年纪已经六十五岁了的蒲老师?

    所以说,科举这条路是基本上没戏了。

    这都是蒲老师自己都能预料到结果的事儿,所以哪怕是被莫郁的心声提及,他也没有啥特别的反应。

    然而说完了这些事儿之后,到了现在终于开始说家庭了。没想到莫郁别的都没有说,居然一下子就提到了他的夫人……这就,有点儿让蒲老师汗流浃背了。

    的确这么多年来,哪怕蒲老师一生文采风流爱自由,但是到了晚年,他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一生中最对不住的就是他的发妻了。

    蒲老师的妻子刘氏夫人,跟他是同乡,也是出自读书人家,乃是秀才之女。

    从蒲老师十八岁、刘氏十五岁两个人成婚的时候开始,他们夫妇两人一直都是聚少离多,如今成亲已经有快五十年的时间了,但他们两人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却满打满算估计连个十年都没有。

    四十岁之前,蒲老师的生活重心都在刻苦攻读、努力科举上。

    十九岁的时候他就中了秀才,还是头名,这种时候,不管是什么性格、什么爱好的事儿都得往后头靠一靠,他肯定是要乘胜追击,继续考科考的。

    虽然说,这期间,蒲老师的长子出世,但是也没耽误他的科举大业。他还是该去州府参加乡试就去州府参加乡试,根本不会为这些“家庭琐事”停留。

    于是在他的长子刚刚满月之后,他就离开了家,远赴州府准备次年的秋闱。

    当然蒲老师提前了这么长的时间提前去州府,打着肯定是温书备考的名号,只不过到底有没有温书,温得什么书,谁也不知道。

    反正后来大家知道的是,蒲老师就是在这一年跟两三个好友搞了一个诗社,偶尔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文章,也就是后来写作《聊斋志异》的契机。

    因为蒲老师的这些萌芽状态的小故事十分有趣儿,常常让友人们看到捧腹大笑,或者是潸然泪下,根本就停不下来。所以他写得高兴,友人们也看得开心,这事儿就这么着一直坚持了下来。

    可以说,这个时候蒲老师就已经展现出了高超的志怪小说创作天赋,基本上是个“紫薇星”的人设了属于是。

    他能够自然而然地写出有趣儿的故事,毫不费力并且十分引人入胜。可见他的特长就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并不是干巴巴、死板又无趣的八股文。

    遗憾的是,这个时候没有人认为他应该发挥自己在这个上头的天赋。甚至连蒲老师自己也觉得这不过就是个兴趣爱好,攻读科举累了的时候稍微放松一下脑子,聊以消遣罢了。

    真要把这个事儿当成一个正事儿来做,那可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了。

    不说当年了,便就是现世里头,谁家中考状元说他不继续上学了,准备写小说,也足够轰动,会惹来各路亲朋好友、长辈同袍们反复劝说的……

    写小说那哪里是个正经职业啊。

    根本就不稳定啦。

    你成绩这么好,不继续考试吗?

    那多可惜啊。

    简直就是自毁前程……

    莫郁虽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儿,但是他在网络上没有少看到这种消息,也深深为这些孩子们惋惜。

    他的想法一贯是比较叛逆的。

    读书当然重要,但是不浪费自己的天赋更加重要。

    蒲老师这种就不说了,典型的丢了西瓜捡芝麻,实在有些可惜了。

    好在那西瓜也并没有丢,最后还是被捡起来了。

    虽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也的确是给世人留下了一本儿《聊斋志异》,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只是科举考试,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按说,蒲老师的一生,在现在的这个时代看来,那是相当失败的一生。

    虽然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但是之后连续考了四十多年都没有考中举人,考不中举人就不算正式的功名,根本当不了官……

    所以,在科举考试上,他是一个大写的失败。

    再说事业。

    蒲老师的爸爸当年其实也跟他一样,经历过科举失败的打击,然后痛定思痛,放弃了科举考试——因为知道不适合,所以直接就放弃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勇气来着。

    蒲爸爸就是这样勇敢的人。

    他放弃了科举考试之后,转而去经商做生意,然后在那个赛道发光发热,让他们蒲家成为了本村首富。

    不要小看这个成绩,一般人要是没有点儿经商的天赋,还真的不一定有人家蒲爸爸这么厉害呢。

    反正蒲爸爸就靠着自己做生意挣下来的家底儿养活了包括蒲老师在内的好几个儿子。

    他对蒲老师这个读书很厉害的儿子还是非常偏爱的。

    可惜,这孩子“小时了了、大却不佳”,最后也没有中举,让他老人家含恨离世,也是一件憾事。

    对此,蒲老师也一直心怀愧疚,时常为此黯然神伤,甚至暗自垂泪。

    身为蒲老师的妻子,刘氏夫人当然也承受了很多压力。

    甚至比蒲老师承受的更多。

    毕竟这个时代女子总是要承受更多的。

    她从嫁进来那天起,就勤勤恳恳,什么活儿都抢着做,可以说是任劳任怨。

    不过她做的再好,也搁不住蒲老师在哪儿败坏。

    特别是蒲老师在成亲了之后,还每天沉迷功课或者写小说,此外啥事儿都不干,也是让人十分无语。

    虽然说他们蒲家的家庭条件不错,那也只不过是比贫苦的百姓们情况稍好一些。

    要搞成那种仆从成群的家庭,也是难度太大了。

    他们家也就几个帮工,很多事儿还是得他们自家人亲力亲为的。

    女人们做一些家务,包括纺织、刺绣,缝补、煮饭,这些都是她们的活计。

    男人们做一些体力活儿,包括挑水、砍柴、打猎之类。

    本来家族里头的男人和女人们分工明确,刘氏也十分自觉地认领了自己的那份儿工作。

    但是蒲老师没有认领他的那份儿。

    所谓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就是他了。

    而且,他对此也是感觉十分理所应当的。

    毕竟,他现在追求的事业可是十分崇高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他一直信奉的真理。

    奈何家里头的人并不理解。

    或者也不是不理解,是曾经理解过。

    曾经蒲家上下也以蒲老师第一次参加童子试就考了一个头名回来而十分自豪。

    蒲爸爸就不说了,简直是高兴得差点儿原地飞升。

    蒲老师的哥哥们也是一样,甚至主动要求分担他的那些任务。

    所以蒲老师就能够在一个十分宽松有爱的坏境中认真攻读。

    然后他乡试失利了。

    不过他不信邪,继续准备,三年之后再考,又失利了……

    如此往复,到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考了六次科举了。

    每次都没中。

    甚至还有两次是因为“逾距”而被宣告考试无效——也就是说,他都考了这么多次科举考试了,居然还会因为答题的位置不规范而被废除考试成绩……

    这就真的……

    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这么多年的折腾,哥哥们的亲情早就折腾没了,帮着干活儿是没可能了,不让蒲老师把那么多年帮他干的活儿给还回来就不错了。

    要不是刘氏夫人为蒲老师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他怎么可能会如此“岁月静好”,还能在外头当什么家庭教师。

    那真是门儿都没有。

    也不知道蒲老师每个月给家里多少钱,是不是把刘氏夫人的辛苦费给结了。

    不过这种苦日子也很快就要过到头了。

    刘氏夫人的寿数也就是在十年之内了,要是再不珍惜,真的就完了。

    莫郁本来想着要用个什么方式来提示一下蒲老师他的夫人这个事儿,没想到他还没开口,蒲老爷子已经颤抖着胡须道:

    “老朽忽然想起,老妻一个人在家,她年纪已经老迈,恐有不便,要不然老妻还是辞馆回去陪陪她吧。”

    小黛玉一听这个话,忙道:“先生爱护师母,原是好事一桩,那何必还要劳烦先生这么奔波,也更不至于要到辞馆这一步。”

    “若是依着学生愚见,干脆请师母来京中长住,与先生团聚,岂不是美哉乐哉?”

    她说着,便就含笑看了莫郁一眼道:“默哥儿如何看?”

    莫郁笑着点头附和道:“姐姐说的对,那不如就这么干罢。”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了一下,今晚争取早点更出来。

    第118章 家风

    听了小黛玉和莫郁的话,蒲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从四十岁离开家外出坐馆谋生开始,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在东主家生活。

    当时他是在西铺村刺史家坐馆,包吃包住,每个月给束脩,可以说是待遇优厚。

    他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花销,就是喜欢读书,写小说,但是在毕刺史家,笔墨和灯火钱都是免费的。

    甚至一年还有两季的衣裳。

    除此之外,其他的花销基本上是没有的,故此坐馆所得的银钱也多少托人带了一些回家。

    不过家里的确是没有怎么回去过了。

    一来是他总觉得在毕家坐馆,十分受到尊敬,也能跟家主聊得来,总重要的是待遇优厚,特别是给他提供笔墨灯火,这种耗材要是他回家了自己负担肯定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来则是他有些“近乡情怯”。

    毕竟他自幼在乡里都素有才名,考秀才也是考了头名,然后却在乡试这里频频翻车,怎么着都有点儿丢人了。

    他当然也就想着在外头一边儿工作一边儿继续复习备考,有种不高中举人坚决不回家的执拗。

    一开始其实真的是要赌一口气来着。

    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科举考试的执着之心更多地变成了一个习惯——反正三年一次,到时间了就去考,能不能考中,都没有什么关系,主要就是习惯了。

    毕竟都已经四十多年了嘛。

    感觉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一件事儿活着了。

    哦,不对,现在的话,还有了另外一个事儿,那就是写小说。

    写他的《聊斋志异》。

    这可是跟参加科举考试一样重要的事儿。

    甚至近些年来,愈发重要了。

    其实不管是准备科举考试还是写小说,甚至只是单纯地坐馆这一件事儿,都足够消耗人的注意力了。

    加上,蒲老师对家人们的感情,多少也有点儿淡薄——不管是谁,一年到头儿总是不着家,也不会跟家人们培养出来更多的感情的。

    要知道,蒲老师出门坐馆的时候,他的长孙都已经出生了。

    真是时光荏苒,一去不回头。

    一转眼,他就已经变成了耋耄之年的老人了。

    那他的发妻刘氏夫人,也变成了老婆婆了。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还别说,近来他的确是经常梦见老妻。

    有时候是她年轻时候娇嫩的容颜,有些时候又是她中年干练利索的身影,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她同自己现在一样白发苍苍的模样。

    是啊,他们都老了。

    纵然年轻时候他热衷科举与写小说,冷落了妻子,但是老了之后,果然还是想念家庭的温暖了。

    如今孩子们已经各自成了家,拖家带口的不太方便,果然还是把老妻接来团聚的好。

    但是东家没开口,他也不好主动,没有想到今儿两个小东家来了,倒是主动说起了这件事儿,那就别提他有多感动了。

    这么一来,连生病都觉得不算什么了。

    蒲老师激动地连连道谢,甚至差点儿对着他们姐弟行大礼,小黛玉和莫郁赶忙都侧身回避,又叫了人来扶住蒲先生,张友士也从旁劝解,这才作罢。

    于是这件事儿就怎么定了下来。

    考虑到刘氏夫人也年过六旬,虽然听说身子骨儿还健康,但是毕竟年纪还是大了,若是单独过来,跟蒲老师两个人一对儿高龄人士,恐怕生活有些不便。

    当然林家肯定是有足够能服侍他们俩的仆人的。

    不过仆人们再贴心,肯定也是比不上亲生儿女的。

    莫郁想到了这一点,小黛玉也同时想到了,两姐弟异口同声说了这个事儿,不免相视一笑。

    蒲老师自然就更是感动不已,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啥好,只能连连点头,各种胡乱应声。

    倒是把小黛玉和莫郁都弄得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张友士又站出来斡旋,这才算重新把老爷子的情绪给安抚了下来。

    于是便就跟蒲老师商量,请他们家哪一房儿子护送刘氏夫人上京。

    当然护送之后也要留在京中照顾两位老人的。

    就住在林家府上,跟蒲老师一起,给他们一家子单独安排一个小院子。

    要是不喜欢住在林家,也可以在隔壁胡同儿帮他们一家人租赁一间房子居住——对此,小黛玉和莫郁都觉得应该林家出钱买了房子,然后免费给蒲老师一家子居住,反正这本来也应该算成是学费来着。

    那也就不用额外再劳烦蒲老师一家子多花什么钱了。

    两个小东家都已经把事情安排到了这个份儿上,即便是蒲老师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了。

    除了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外,他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蒲老师的病气儿基本上去了大半,人也看着硬朗不少。

    小黛玉便趁机请蒲老师给家人写一封亲笔信。

    这倒是小黛玉想得周到细致了。

    既然是要接家眷进京,那自然也应该写一封亲笔信跟家中说一下的。

    原本是想着等蒲老师的病大好了之后再提这个事儿,因今日恰好话赶着话说到这里了,少不得还是得顺便一起说了,免得后头再提,显得不庄重……

    莫郁在旁边儿看着小黛玉有条不紊地安排这些琐事儿,居然还能够安排得头头是道,不由得大为佩服。

    【哎呀,我们黛玉小姐姐真是能干,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也不知道将来还得厉害成什么样子呢。】

    【我能够当姐姐的弟弟,真是太幸福啦。】

    莫郁就是这点儿好,要夸赞人,从来不会隔夜——这种时候,他一般都是当场就夸了。

    哪怕不是口头上夸,心里头也必定赞美几句。

    鉴于他心里头夸也会被公放出来,那就跟口头上夸赞根本没有区别了。

    虽然说早就习惯了自家弟弟的这种“神通”,也习惯了这位小弟随时随地各种夸赞——不单单是她这个做姐姐的,还有她们家老爷林如海,她们家太太贾敏,她这小弟可真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这有时候让小黛玉都感觉,这弟弟真烦人,怎么就不知道低调一点儿了。

    当然,这有点儿凡尔赛,不管是谁被真心夸赞,那肯定都是十分开心的,小黛玉也是如此。

    所以,片刻的羞赧之后,小黛玉也就恢复了平静,少不得要把手里头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以对得起自家小弟的这个夸奖。

    蒲老师跟张友士对此也都十分认可。

    毕竟林家这位嫡出大姑娘不过只有六七岁年纪,办起事儿来就已经能够如此妥帖,可见林家家风是如何出色了。

    更加不要说林家小公子也是一等一的人才,难怪人家都说,姑苏林家虽然已经历经五世列侯,但却依然屹立不倒,完全就是靠着这种良好的家风了。

    别的不说,就从如何对待家庭教师这件事儿上,就能够看出来林家的家风是如何优秀啦。

    能够发自内心尊师重道的人,能够坏到哪里去呢?

    反正肯定不是坏人。

    林家,能处。

    张友士和蒲松龄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找到了同样的赞赏之意。

    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既然这个事儿都商定好了,蒲老师的亲笔信也写了,接下来的事儿就很简单了。

    从蒲老师的小院子告辞出来,又客客气气地包了个大红包送走了太医张友士之后,小黛玉和莫郁便去书房回禀了林如海。

    林如海听了他们的安排,也是大加赞赏。

    他立刻就唤来了管事的,将蒲先生的家书交给他们,命他们即刻安排启程,去山东接蒲先生的家眷来京城林府。

    管事的林春生两口子当即得令,麻溜儿地下去安排。

    结果不到半个月,这个事儿就办妥了。

    十月底的时候,蒲老师的幼子蒲荺带着一家人护送着蒲先生的老妻刘氏夫人进了京。

    这位小蒲先生是蒲老师最小的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九周岁,但是按照古人的算法,已经是三十而立了。

    他幼承家训,也是个考科举的发烧友,已经寒窗苦读二十几年,就想着通过童子试中个秀才,但是又苦于没有名师指点,听说老父亲现在正在前科探花林老爷家坐馆,原本就很是羡慕向往。

    没想到这一日忽然被林家管事找上门,说是东家要接他们一家子进京,一时间还有些发懵,还以为是自己在做梦。

    但林家管事再三相邀,又有他亲爹蒲老师的亲笔书信,蒲荺一家子这才信了。

    因着蒲老师的信件里头已经制定了要老四蒲荺一家护送老妻刘氏夫人进京,蒲家其他三兄弟也没有什么异议。

    虽然蒲老师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但是蒲家兄弟们还是很尊敬这个老父亲的。

    对他的命令也都是无条件地服从。

    不管是考科举,还是进京,都是老爹说了算就完事儿。

    蒲荺接到了蒲老师的命令,立刻就收拾东西,护送老母刘氏夫人进京。

    不过半个月,已经到了。

    见到林家精致富贵的宅院,他们都惊呆了。

    等见到蒲老师,他们更是吃了一惊。

    他们瘦小干枯的老爷子怎么就这样了呢?

    林家莫不是什么天堂?

    接下来他们很快就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天堂。

    蒲荺次日就被林如海送到了一个正规官学中就读,甚至连他八岁的小孙子蒲立循也被安排进了专门培养小孩子的官学里。

    他们父子俩读的虽然都是官学,但是侧重点完全不同。

    蒲荺因为要冲击科举考试,所以上的是专门的“科举”培训学校,蒲立循上的则是一般的启蒙文化课。

    这种差异化教学的风气,始作俑者,当然也是莫郁。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居然这么晚了!

    今晚一定!

    第119章 未来

    说是“始作俑者”,多少还是有点儿败坏莫郁的名声了。

    毕竟这个事儿,他也不是故意要弄成如此局面的。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莫郁的那份儿宫里头的差事说起。

    从康熙四十二年,年仅三岁的他在机缘巧合之下伴驾南巡了几个月之后,他就获得了这个进宫给年幼的小阿哥们当伴读的差事。

    虽然说在当差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儿。他甚至从“伴读”混成了“助教”,但是总体来说,这份儿差事带给莫郁的快乐和实惠还是比内耗与痛苦多。

    毕竟,康师傅是真舍得给,给的也实在是太多了。

    算起来,莫郁当差至今也不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他就已经从一个奄奄一息、默默无闻的林家嫡子,变成了皇上亲封的正六品蓝翎侍卫。

    至于伴读或者说助教,反倒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儿了。

    不过这也并不耽误莫郁在这个已经变得平凡普通了的工作岗位上玩儿出出人意料的花样儿来。

    “技能学校”的建立,就是其中之一。

    那一天莫郁原本正在百无聊赖地坐在上书房里打瞌睡。

    同样昏昏欲睡的还有一半儿以上的小阿哥们——不管是康师傅的儿子还是孙子、侄子还是侄孙子们,总有一些没有啥读书天赋的。

    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读书,这跟出身、家世、智商都没有什么关系,主打的就是一个天赋。

    如果一个人生来就是游鱼,你非得要把他往飞鸟的方向培养,那最后肯定是大家都痛苦。

    可惜康师傅才不管这一点。

    不说康师傅了,寻常百姓家也是一样,就跟疯了一样,非得让孩子按照一个方向发展。

    在皇家,那就是经世治国、帝王权谋、驭人之术,在民间,那就是科举考试了。

    在这一点上,康师傅可以说跟蒲老师是一样一样的。

    康师傅规定,所有皇室子弟,虚岁六岁就必须开蒙,进入上书房读书,跟着同一个老师学习同样的课程,主要还是那些经史典籍,无一例外。

    他就根本没有想过,万一有些阿哥们并不想要学这些怎么办。

    其实这个规矩原本也不是康师傅定的,而是他爷爷皇太极先动的手,到了他爹顺治这儿发扬光大。

    他自己当然也是遵循这个规矩,不到五周岁就开始读书了,并且读得非常好而且非常起劲儿。

    读得好说明他擅长,读得起劲儿说明他喜欢。

    喜欢并且擅长,这说明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儿。

    当然了,当皇帝也是一样。

    哪怕是后世对康师傅的执政生涯诸多评价、各有争议,但也都不得康师傅多少还是有点子当皇帝的天赋在身上的。

    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过,居然有人会不喜欢读书。

    更加不能理解什么“世纪匠人”“手工大佬”“种田大户”“商业奇才”这些天赋异禀的情况了。

    不说他了,就算是到了几百年之后,莫郁生活的现世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那种在网上录视频哭诉自己和老公都是重点大学高材生,但是孩子连数学题都不会做的人不是有一大把吗?

    还有那种觉得孩子打竞技游戏是网瘾,要送他们去特殊学校接受电击教育的也不少……

    总之,在单一衡量价值体系下,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悲剧的。

    在上书房里,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比如某位皇室旁系子弟虽然也是每天都来上书房上课,但是实际上不是睡觉就是摸鱼,很是让太傅头痛。

    不是没有责罚过,也不是没有跟他的家长反应过,但是可惜,这位小世子颇有些油盐不进的意思。

    他对这些经典典籍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而且毫不掩饰这一点。太傅早就已经“黔驴技穷”了,他自己的爹也已经被他弄得没办法了。

    是啊,还能怎么样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不开窍,你能怎么着?

    偏偏这位小世子还是老王爷的独生子,也不能真地打死他吧。

    最后大家都放弃了他,只想着等着再混个几年就从上书房“肄业”,回家继承爵位去了。

    就是这么一位小世子,其实居然是个手工天才。

    这事儿还是莫郁发现的。

    那天他从这位小世子的座位旁边儿走过去,正好赶上弘晖几个人在上书房打闹——对,因为莫郁的活跃,现在他们已经养成了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歇一盏茶时间的习惯。

    连老太傅都要借着这个机会出去遛遛弯儿,放松一下。

    听说因为这个方式对人体精力恢复非常友好,老太傅的身子骨儿已经健康了很多了。

    也就是说,他老人家能够再多在上书房服务几年,又能够多教育几代小阿哥出师了……想一想真是太好了。

    总之,在这个因为莫郁的活跃搞出来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弘晖等几个性格活泼的小阿哥们已经能够非常自然地释放天性了。

    具体表现就是自由奔跑打闹,不但没有“玩物丧志”,反倒也是在这种跑跑跳跳、打打闹闹中把身体给锻炼得更好了。

    可见,适当地休息果然是有益身心的。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

    阿哥们这么自由奔放,有些小擦小挂什么的也是很正常的事儿了。

    毕竟是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们,下手没有个轻重也是很正常的……

    总之,那天正好就不小心把小世子的书桌给撞翻了——真正地翻了个底儿朝天的那种。

    于是小世子的珍藏就都暴露了。

    别人的书桌里头都是写经史典籍,但是人家小世子的桌子里头都是《天工开物》《齐民要术》这种“杂书”。

    而且很明显都有反复阅读的痕迹,特别是那一本《天工开物》,一看就是看了许多遍的,上面密密麻麻地画满了标记,写了批注,甚至还有许多蜡油和折痕……

    好么,难怪这位小世子没事儿就在课堂上睡觉呢,感情是晚上都在刻苦攻读呢。

    就是读的不是指定书目罢了。

    本来么,只是撞到了书桌也不碍着什么事儿,偏偏那书里头还夹杂着小世子的手工作品。

    很精致的木匠活计,似乎是一只会飞的木头机械鸟……

    【艾玛,这都不是《天工开物》可以做到的了,至少也得是个《鲁班书》的级别呀……真是可惜了,不知道还能不能修好了。】

    因为那木头机械鸟做的太过于精巧,莫郁没有忍住当场吐槽了一回,没有想到从此就被小世子给惦记上了。

    小世子当天就专程到林家拜访了莫郁,直接问他有没有《鲁班书》。

    莫郁当然是没有的。

    不过系统零零六有啊。

    只是这个东西能不能给他?

    给了他又如何?他能够面对康师傅和他父王的怒火吗?

    要知道《鲁班书》可以说是历史上有名的“邪书”,很早就被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给列为禁书了。

    所以说,大家很多时候只能听一下这本奇书的大名,根本无缘一见,由此让这本儿书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了。

    一来二去,好好的工具书变成了邪书,倒也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禁书就是禁书,哪怕莫郁自己不怕什么,也不敢随便把这个东西拿出来送人——其实不管是他还是小世子都是康师傅的臣民,这种公然忤逆的行为,会给他们两个人的家族都带来灭顶之灾的。

    毕竟康师傅可不是真的人畜无害的慈祥老爷爷,关键时候他是真的会杀人的。

    还是灭人九族的那种。

    嘶……惹不起,惹不起……还是算了罢。

    莫郁于是委婉地拒绝了小世子,但是没有想到这位小世子是个执拗的。

    当天被拒绝了之后,小世子不哭不闹,坚持每天都来拜访。

    来了也不废话,就只问《鲁班书》,莫郁百般搪塞无果,便也就开始沉默以对,跟小世子僵持。

    本来这就是一场小孩子之间倔强与耐性的比拼,但是到了第十天,小世子没有来。

    莫郁刚刚松了一口气,隔天却没有在上书房见到小世子……

    第二天小世子也没来。

    后来莫郁才听说小世子回去就病倒了。

    然后病情急转直下,居然有些不治的意思。

    老王爷吓破了胆子,一边儿请了各路医生往王府里头给小世子诊治,一边儿早奏报了康师傅,专程请了莫郁到王府看望小世子。

    因为有位专门治疗疑难杂症的圣手说了一句“心病还须心药医”,老王爷无法,便就出此下策。

    毕竟这是连中西医结合医院都束手无策的病例,加上老王爷身份贵重——似乎是康师傅的远房长辈,所以其实小世子居然是康师傅的堂弟?

    emmm真是失敬了。

    总之这个事儿闹得挺大,最后还是以康师傅碍于老王爷的面子让步而告终。

    因为小世子病得严重,但就算是在病中都还在念叨着《鲁班书》,所以康师傅便就请莫郁把那本书给他。

    其实这书连莫郁都没有全本儿。

    系统零零六倒是有全量查询权限,不过考虑到后半截儿过于逆天,很早的时候直接就被从数据库里删除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源数据库里都无了,系统零零六自然也就拿不出来了。

    所以,不用莫郁询问,系统零零六就带着歉意主动表示,《鲁班书》他有,但是只有前半本儿的残卷,后半部分真的失传了。

    莫郁对此也表示了理解。

    毕竟是号称东方第一邪书的奇书,能够有半册传世已经很好了。

    不过就算是前半册也足够惊天地、泣鬼神了。

    反正小世子直接就一溜烟儿从床上爬起来了——什么叫做“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就是了。

    他身体痊愈得之快,几乎让人觉得之前他那病重的模样完全是装出来的。

    但是这可是之前很多中外医生们都确诊了的,小世子他的确就是只差一口气就没了,这会儿为啥又好了,只能说是出现了奇迹了吧。

    中医这边儿说的是“心病”,既然心愿达成,那自然就“不药而愈”了。

    西洋医生那边儿给出来的也很有道理,说的是“压力”造成的身体机能障碍,颇有些早期关于“心理疾病”的诊断结果了。

    不得不说,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底层逻辑也都是一致的。

    主打还是一个“心想事成”,才能“百病不侵”。

    其实这种情况莫郁在现世就见得多了,所以对这种事儿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显然包括康师傅和老太傅还有小世子的爹老王爷在内的人都不赞同。

    不过小世子因为对于《鲁班书》的执念,还有无意间用他自己宝贵的生命做了一次砝码,还是战胜了这些困难。

    小世子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奇书,康师傅让了步。这原本已经是个很好的结局了。

    但是显然,小世子对此还不太满意。

    他本就聪慧异常,又得了《鲁班书》这种奇书,当然“开悟”得就更快了。

    这事儿给莫郁的触动也有点儿大。

    于是在一次康师傅又来上书房考校的时候,莫郁就没留神在心里头吐槽了一回后世对康师傅的负面评价。

    作为历史上盖过章的“千古一帝”,康师傅的评价很多时候都是以正面评价居多的。

    但是也有不少关于他的负面评价。

    其中之一就是他明明自己喜欢西方科学,也亲自向那些跑来东方的传教士们学习西方的知识,却不想让百姓们学习。

    这也是封建帝王的常见毛病了——愚民政策、君权神授、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不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族长久统治下去的骚操作罢了。

    哪怕他自己算是开明那一类的帝王,也没有能够突破这个时代的局限。

    ……这个评价说起来虽然是有点儿过于教科书版本,但是有时候还不得不承认就是很贴切。

    【康师傅都已经算是整个清朝最开明的皇帝了。要是他能够克服这些时代局限性,大力发展民智,重视商业、提高工匠和商人们的地位,鼓励发明创造,那还真说不好日后会如何了。】

    【至少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洋人们的大炮给轰开国门,沦为亡国奴了吧?】

    【是啊,算起来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之后,鸦片战争就要爆发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的近代史就要开始了。】

    【没想到吧?就是您老看不上的那些西方蛮夷们,现在各种拍您老马屁的那些洋人们将来会杀进来殖民哦。毕竟人家这会儿都已经在独立战争、工业革命了,您老还搁这儿“愚民”呢……】

    【要是真的浑浑噩噩、无知无觉也就算了。可是老爷子您明明知道那些科学知识都是有用的,不然也不会自己要学,也让皇子皇孙们跟着学了……】

    【都有这种“小爱”了,怎么就不能有点儿“大爱”呢?】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是黎民百姓们开了智,将来把你们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弄倒了,那也是咱们自己人当家做主,也不会被人侵略,亡国灭种啊……】

    【就为了自己家族能够多统治几年,做出这种“固步自封”“饮鸩止渴”的事儿来,就这还“千古一帝”呢……真的还是有点儿言过其实了。】

    【落后就要挨打,开了民智总体来说肯定是好事儿的。至于后代子孙,如果实在不成器,有能者居之也不是不可以嘛。反正你们家的江山不也是从老朱家那里抢来的?】

    【何况这种谁家的江山啥的说法真的好过时了,将来那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就没有啥皇帝了,毕竟这种社会制度根本就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这就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的,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扭转的……】

    莫郁想得入神,一不小心就想得稍微多了一点儿。

    好吧,是非常多了属于是,一下子就把格局打开,从封建社会快进到民主文明了……

    这在这个世界那可不就是纯纯的大逆不道了?

    人家都说“受命于天”,打算“皇权永固”呢,你跟他说将来皇帝都要被打倒了,那不直接把人惹急眼了才怪呢。

    也幸好他只是在心里头想想,不然这个话说出来,恐怕灭九族已经搂不住了,可能要灭个十八族,顺便把在场所有人都给灭九族了才行了……

    等莫郁回过神来的时候,还搁那儿暗自庆幸呢。

    殊不知他那个“心声外放”的bug早就已经把这个想法全部都广播了出来。

    陪同在侧的李光地等近臣都吓得面色惨白,想着这下子完蛋了,林家这小公子真是什么都敢想啊……那是随便可以瞎想的吗?万一万岁爷震怒,不单林家吃不了兜着走,恐怕他们这些在场的所有人都逃不脱一个死了……

    不过康师傅显然没有余力这么干。

    他完全沉浸在这巨大的信息量中无法自拔,因为过于震惊,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阻止莫郁不要再“瞎想”。

    莫郁说的没错,康师傅的确自己很喜欢西方那些科学知识,他很早就开始跟那些西方来的传教士们学习,而且他学得还挺不错。

    他不但自己要学,还要让所有的阿哥们也学。

    四大爷也是继承了他的这个兴趣爱好,甚至还挺擅长数学的——就是那种不但自己学得好,还能给十三阿哥指导的那种。

    所以,他们其实都知道西方那一套挺对的。

    就是吧,对这些知识的态度也是出奇地一致——那就是“朕和皇室子弟们知道了就行,其他人还是算了。”

    其实康师傅也觉得这种事儿是有点儿不太好的,当然也知道开了民智国力肯定会更加强健,不过祖宗规矩都是这么来的,他也没有办法。

    而且他也的确害怕民智开了之后,再出来几个“朱重八”,那就悲剧了。

    哪怕只是“陈胜、吴广”也够可怕的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个啥都不懂的普通老百姓就行。

    这才是封建君主该有的想法。

    康师傅一直都是这么劝服自己的,可是经过这两年跟莫郁在一起的时候,被莫郁不时外放的心声的影响,他的想法已经不知不觉中变了不少。

    原本就已经松动了的地基,加上莫郁这一番关于“强国”和“落后就要挨打”的说法实在太过于可怕,让康师傅也不由得开始思考自己的那些做法是不是真的太过于“故步自封”了。

    当然,莫郁这个思想是十分现代的思想,让这个时代的人们一下子就理解他还是太难了。

    不过至少在他的影响之下,这个世界里的很多人已经做出了初步的改变。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康师傅了。

    这一次也是一样,他不但没有追究莫郁的“大不敬”之罪,甚至还又对莫郁的这些“胡思乱想”做出了一定的回应。

    经过上一次的小世子事件,莫郁又输出了一波现代的世界观,还试着口头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建立一个“技术学院”,跟医学院那样,主打一些技术培训。

    说的简单点儿就是“技校”或者说“职高”这种学校。

    其实现在的民间技艺还是靠着学徒制度在发展的,官方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机构来培训,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填补了空白。

    这个学校听起来不太好听,但好歹是实实在在地学习技术,真的比光学八股科举文章有用。

    而且这也不算是太过于“开民智”,重点还是在培养技术人才,提高生产力上,算是一个折中的、过渡的方案吧。

    康师傅沉思了许久之后,终于同意了莫郁的建议。

    于是礼部和工部的人马立刻就被召集起来,准备在京城里头先建立一所特殊的学校。

    以前学习科举考试相关的知识和课程,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在这个世界里头就是国子监了。

    贾宝玉的大嫂李纨的爹李守中就是国子监祭酒,也就是校长。他对莫郁提议要弄这个什么“技术学院”的事儿,感到十分不满。

    特别是听说这个学校里头甚至还要招收女生,整个人就更加不好了。

    这个世界对女子非常不友好。李守中都已经是国子监祭酒,算是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了,居然还都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每天就让自己的女儿们读些什么《女戒》《女书》之类的。

    然后就是让她们做些针线,实在是根本就没有让她们正经接受教育的想法。

    连国子监祭酒对女子接受教育都是这种态度,其他人更加不要说了。

    不过莫郁也并不着急,只想着这种事儿也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只要先完成其中一步,后头也就有机会继续往前走。

    这一次他首先让康师傅让步建了这个技校。

    下一次他就可以让康师傅答应女子也能读书。

    来日方长,随便试试而已,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又不费什么力气,万一能成功了呢,那不就赚了?

    因为本身的性格就十分佛系,甚至可以说到了咸鱼的程度,所以在很多事情上,莫郁的心态都非常好,根本没有寻常那种穿越大男主的雄心壮志。

    能够改变一点儿当然更好,如果不行,那下次有机会了再尝试呗。

    大约也就是因为他够佛系,根本没有一种强烈的野心,又阴差阳错能够被所有人听见心声,所以反倒一直活得十分滋润——什么叫做“绝不内耗自己,直接创亖别人”,大约就是莫郁这种状态吧。

    反正他自己挺开心,别人开不开心,他也并不关心。

    康师傅玉玉了几天之后,还是习惯性地自己想开了。

    主要是他对莫郁的“小神仙”滤镜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之前莫郁弄出来的那个“医学院”效果很是不错,成功救了他心爱的二哥福全,还有不怎么心爱的五弟常宁,但是好歹让他有哥哥有弟弟,不至于完全变成孤家寡人。

    这就很好了。

    所以他对莫郁的“神仙”滤镜的程度自然也就又加深了。

    如此一来,他就很自然地想到莫郁提出来的这个新的“技术学院”的玩意儿,又不知道能够带来什么惊喜了。

    这么一想,居然还有点儿期待呢。

    康师傅想着想着就也不免又高兴了起来——今天也是自我攻略的一天呢……感觉自己棒棒哒!

    于是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因为接下来就又开始了陪着康师傅四处出巡的日子,莫郁原本没有管这个事儿的后续了。没有想到后来就听说小世子第一个就退了学,跑到那个技术学院上学,然后顺便就也算是上班了。

    有了之前“不如愿吾宁死”的壮举,小世子现在做什么事儿老王爷都会依着他,于是他就顺利退了学,跑去技术学院学习木工技术了。

    听说学得挺不错,已经是“班长”了。

    对,这一套“半工半读”的机制也是莫郁引入的,完全就是为了方便他的“助教”工作。

    正所谓,助教是导师的助手,那班委就是助教的贴心小棉袄啦。

    技术学院那边儿暂时还没有助教,但是有个“班长”啥的还是没有啥问题的。正好能够帮助老师们管理班级。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技术学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不只是平民百姓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学技术,连权贵世家也动了这个心思——谁家没有几个不成器的子弟呢?

    旁系子孙和庶子们自然不必说了,便就是嫡子里头也有不成器的,那还不如送出来学点儿东西,总比在家偷鸡摸狗、吃喝嫖赌的强。

    于是这个技术学院就一炮而火,日渐热闹起来。

    很多不喜欢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都找到了新的学习目标。

    就是在这个时候,蒲老师的小儿子带着妻儿护送蒲老师的夫人刘氏进了京。

    而果然蒲家小公子就是个不喜欢科举的。

    这可是让蒲老师一家子闹翻了天。

    也幸而之前有小世子的“光辉事迹”“珠玉在前”,加上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的帮忙劝说,蒲小公子想去读技校的事儿虽然波折了一些,最后也就没有什么悬念地解决了。

    刘氏夫人原本就心疼这个小儿子家的小孙子,见他一扫之前的闷闷不乐,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回来就开始鼓捣各种木工玩意儿,甚至还做了一把椅子送给她,别提多有活力了,她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如此一来心病去了大半儿,刘氏夫人的身体倒是看着渐渐好了。

    莫郁松了口气,感觉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儿,实在是心情愉快之极。

    不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时间于他来说,还是太短暂了。

    半个多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十一月很快就到了,康师傅已经巡视完了永定河,回到了南苑住着。

    倒也不是他不想回宫,主要是,接下来他还要搞一次南苑狩猎活动——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老头儿,康师傅的活动日程总是超级满的。

    老爷子一年到头也歇不下来,不是在出巡就是在狩猎,要不就是阅河,再不就是谒陵……实在没有啥,还能祭个山、避个暑啥的,实在是丰富多彩的很。

    于是,刚刚在家呆了几天,养好了病的莫郁,就被消息灵通的康师傅传召到了南苑,等着跟他一起搞狩猎活动。

    莫郁对此也是无可无不可的,反正就是个打工的,在哪里不是打呢?

    在宫里头给小老板们当陪读是工作,出了宫陪着大老板出差游玩那也是工作啊,全都一样,没有啥不同的。

    莫郁的心态倒是很稳,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南苑狩猎之前,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儿先发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一丝!更晚了!等会儿还有一章!

    昨天晚上不小心睡着了,过节暴走了两万步,实在是累瘫了!

    迟到的祝福!大家女神节快乐呀!天天开心嘿嘿嘿嘿!

    第120章 异象

    历史记载,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一,发生了一次日食。

    由于对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历法等历来十分重视,而且本身也十分感兴趣,康师傅亲自观测了这一次日食。

    不但观测了,他自己还试着推算了。

    当然主要还是记录,到了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西洋进献的仪器装备,比如望远镜之类。

    虽然没有天文望远镜那么高端,但是观测个把天文现象还是可以的了。

    鉴于莫郁一直以来树立的“小神仙”人设,这种大事儿康师傅肯定会把他给召唤过来一起玩耍的——反正病都好了,那赶紧地过来当差啊。

    要知道你小子现在可不只是小阿哥们的伴读了,而是朕的御前侍卫了。

    还是正六品的蓝翎侍卫,那不得“尽忠职守”,时刻跟在朕的身边儿吗?

    这是不是很合理?

    莫郁当然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行,您是老板,您说了算呗。

    话说,怎么感觉老爷子这画风是越来越傲娇了是为啥?

    难道说被他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态度给“整顿”了?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感觉挺爽的亚子……

    于是,等莫郁奉旨到了南苑的时候,就见到了康师傅满脸写着“你怎么才来”的小表情,一边儿却十分雀跃地过来拉着他往“天文台”走过去。

    莫郁一开始还有点儿诧异,想着不是说要准备狩猎的事儿吗?那没事儿跑“天文台”干啥?

    说来这个“天文台”的建成,还是沾了莫郁的光——要不是去年年底,他多了一回事儿,把人家老王爷家里头的那位热衷手工艺品制作的小世子给捞回来,又弄了一个技术学院让他自由飞翔,这个天文台也根本就没有可能建成。

    是的,不管是那个比西洋人进贡的望远镜看得更远的加大望远镜,还是观测日食用的“墨镜”,都是小世子进了技术学院之后的杰作。

    问就是《鲁班书》是奇书,上面啥都有。

    而且小世子在技术学院里头很快就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

    他们有些人也是来自权贵世家,原本就是跟小世子一个圈子的人。

    有些人却是来自贫苦百姓家庭,来技术学院是为了学门儿手艺混口饭吃。

    结果遇到了小世子这种醉心技术又恰好时间与钱都多多的主儿,那还不一见如故、从此紧密聚拢在小世子的周围了。

    于是小世子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头就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家建筑团队。

    就,还真的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智慧。

    他们这个小队伍里头,有人敢想,有人敢做,很多看上去挺超越时代的玩意儿居然还真的被他们给做出来了。

    这其中就有那个升级版的望远镜,还有观测日食之类用的“墨镜”了。

    当然天文台也是。

    这个建筑的设想也是莫郁心声外放的结果,但是具体如何实施就是要靠设计者与工匠们的智慧了。

    也是不过就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个简易的天文台就弄好了。

    康师傅非常高兴,就打算用这一次观测日食的机会把这天文台给启用了。

    之前虽然这天文台已经建好,但是老爷子正好在外头出巡,是没有时间来的。

    这还是康师傅第一次来这个天文台,所以不管看到什么都感觉很新鲜。

    莫郁这次也是第一次上这个台子。

    毕竟他之前陪着康师傅到处跑,也的确没有什么时间关注宫里宫外又多了什么建筑物。

    加上这个天文台修建在南苑,那就更加不要说了,谁没事儿跑这么老远来参观呢。

    不过虽然他没来,但是关于这天文台的一切,也早接到了消息。

    还是天文台的修建者小世子亲自写信跟他说的。

    听说是修建得蛮好的,让莫郁回京之后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看云云。

    莫郁当时便就在心里头稍微记了一笔,想着有空肯定来看看。

    今儿莫郁接到康师傅传召的旨意,那肯定也就是顺水推舟了。没想到等他过来这天文台一看,就觉得还真的是挺像那么一回事儿的。

    虽然设备仪器多少还是有点儿简陋,但是基本的雏形已经有了。

    至少检测个把日食啥的是没有啥问题的。

    关于这一次日食,说起来还有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儿。

    那就是钦天监之前关于这次日食的预测,根本就不准。

    可以说,除了勉强预测出来是在十一月初一这一天之外,发生日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还有结束的时间根本就对不上。

    不过这也难怪,因为他们用的都是西洋历法。

    本来么,这个时期的西方历法还是有些不准确的地方的,要是结合中国古历法一起推算,还是有机会准确预测的。

    但是无奈康师傅对于“西法”十分推崇,在历法这块基本上废黜了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一套东西。

    这个根子还在他爹顺治皇帝身上,从顺治皇帝的时代开始,因为著名传教士汤若望的影响,顺治皇帝就对西方的那一套很是信服。

    特别是在历法上头,顺治皇帝简直毫无底线地接受了西方历法。

    到了康师傅时代,这种情况愈发被他发扬光大了。关于西洋历法的接受程度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甚至弄得有点儿像是写进立法、一万年不动摇的感觉。

    关于这一点,康师傅就曾经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言论,大意就是“西方历法这玩意儿太牛皮了,以后大家都用这个,永远不变”。

    整个大清朝都是这种情况,那钦天监当然也不例外。

    毕竟现在的钦天监并不是真正的天文台,科学的含量严重不足,溜须拍马、欺上媚下倒是十分熟练。

    所以连康师傅对这一次的观测结果严重偏移了钦天监给出的预测这个事儿也实在看不下去了。

    钦天监监正常额这才带了一群人来请罪,承认他们的确是算错了,这个事儿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了。

    没办法,谁叫康师傅的西方滤镜这么重呢。

    原本如果他在这儿跟钦天监的那几位自娱自乐也没有啥事儿,但是他非得把莫郁给拉来。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好像那种一旦有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想要跟莫郁分享的感觉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跟莫郁这还算是个“忘年交”了。

    本来莫郁也懒得管这些事儿。

    不过康师傅千不该、万不该,非得要在他面前嘚瑟——在他一个现代人面前吹嘘他们钦天监的计算能力强,推算准确,神预测?

    EXM?

    您老怕不是在驴我?

    莫郁表面上维持着客套和礼貌,心里早就忍不住吐开了槽了。

    【不是我说康师傅啊,我跟你讲,这历法不能这么算的……】

    【您老是不是还觉得自个儿挺有科研精神的?别逗了哈哈哈哈就您老这科研精神啊……您老知道后世是怎么评价您老的吗?】

    【有,但是不多!哈哈哈哈,笑鼠!】

    【毕竟您老可是宁愿相信历法推算的结果,也不相信亲眼观测到结果的人啊。】

    【对,不但如此,您还帮着钦天监想理由呢。】

    【什么历法本来是没错的,主要是钦天监算错了?笑鼠,真是难为您了……】

    莫郁一边儿吐槽,一边儿召唤了系统零零六出来,查询到了这一次日食的具体信息,但是并没有写下来。

    这种事儿,他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只是围观打个酱油就完事儿。

    他倒是乐得咸鱼,但是康师傅整个人却就感觉不太好了。

    老爷子的确如莫郁所言,对西方历法有点儿痴迷,但是说实话也没有到那种帮着打掩护的程度。

    不过要是为了保护面子,倒也不是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儿来。

    就,后世真的会这么评价朕吗?

    救命,如果现在改了还来得及吗?

    康师傅颇有些心乱如麻,甚至差点儿连“日食救护”的仪式都给忘了……

    说起来这“日食救护”就更有意思了。

    据系统零零六科普,这种“日月食救护”的仪式从春秋时代就开始了。

    主要是脱胎于巫术和自然崇拜,毕竟月亮或者太阳忽然“消失”了一块儿或者全部,过一段时间又出来,这本身就是个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

    不说没有相关知识的古人了,便就是现代社会,能够见到这种天文奇景也是个十分稀罕的事儿。

    对于本来就搞自然图腾崇拜的古人来说就更加神奇了。

    因此,很多古代传说里头都有“天狗食日”或是“天狗食月”的故事。

    当然也有说是恶龙吃的,总之就是大家共同想象了一个坏的邪恶力量伤害了太阳或者月亮。

    所以,从古至今就有很多“保护”太阳和月亮免受侵害的仪式。

    各朝各代具体细节不太一样,但是大体的方式还是很一致的。

    主要就是皇帝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地方官们组织辖区百姓们一起在日食或者月食发生的时候跑到街上或者是空地上来,穿着特定的服装、敲锣打鼓,试图把要伤害太阳、月亮的“天狗”或者“恶龙”给赶走或者吓跑……

    这么想想还挺可爱的。

    作为生活在地上、力量十分渺小的人类,居然还想要保护太阳和月亮,真是让人感动。

    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康师傅也不例外。

    他严格按照他爹留下的规矩,让文武百官们穿了丧服,列好了仪仗队伍,设立香案,虔诚地焚香祷告,还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总之把一个观测日食的事儿弄得像是办个祭天大典似得,也是醉了。

    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文武百官按照之前钦天监预测的时间准时出现在了天文台下面的空地上,都穿着朝服,不过比较素净,估计就是素服了。

    他们站立的队形也挺有讲究的,似乎是按照五行八卦排列的,配合上现场的金色銮仪卫队伍、已经点燃了的香案和各色旗帜,愈发有种神神叨叨的感觉了。

    莫郁一看这个阵仗,先是一愣,继而差点儿当场破功。

    【艾玛,这是干啥哩?开庙会还是办丧事儿啊?】

    【关键这么一弄,如果日食到点儿没有开始那不是很尴尬?】

    【更惨的是听说还通知了所有能够看得到日食的州府,让他们也跟着京城这边儿一样搞一套这个仪式,到时候发现时间没有预测准确,那就更加尴尬了好吧……】

    【也不知道到时候你们要怎么收场啊,so sad!】

    莫郁兀自在心里碎碎念,万万没想到整个天文台所有的人都听见了他的心声。

    康师傅的脸色已经黑得跟锅底一样了。

    其他官员们都瑟瑟发抖,不敢随便乱动。

    现任钦天监监正常额更是吓得要命,终于还是没有扛住这越来越大的压力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万岁爷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